中国省际包容性财富指数的估算:1990—2010
本文选题:包容性财富 + 人力资本 ; 参考:《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对中国1990—2010年历年分省份的人力资本、生产性资本和自然资本财富进行量化估算,计算了包容性财富指数。对中国包容性财富指数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表明,1990—2010年间中国所有省份的包容性财富总值均有所增长,人均包容性财富除山西外也均有所增长;1990—2010年中国包容性财富年均增长3.1%,其中人力资本、生产性资本和自然资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1.4%和-0.4%,生产性资本的快速增长是中国财富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从中国包容性财富构成变化看,自然资本占比不断下降,生产性资本占比持续上升,而人力资本占比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轨迹。虽然中国包容性财富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中国人均包容性财富偏低,排名靠后。当前,中国已经走出了以自然财富换物质财富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以人力资本和生产性资本积累财富的阶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要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以生产性资本的积累带动人均财富的增长。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既是保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内在要求,也是持续提高人均财富水平和幸福程度的必经之路。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human capital, productive capital and natural capital wealth of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0 are estimat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inclusive wealth index is calculated. An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China's inclusive wealth index shows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inclusive wealth in all provinces of China has increased between 1990 and 2010. The per capita inclusive wealth has also increased in addition to Shanxi Province. In 1990-2010, China's inclusive wealth grew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3.1%, including human capital.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productive capital and natural capital is 2.7% and -0.4% respectively. The rapid growth of productive capital is the biggest power source of China's wealth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e of inclusive wealth composition in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capital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proportion of productive capital continues to rise,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human capital goes through the path of first ri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Although China ranks third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inclusive wealth, per capita inclusive wealth is lower and lower. At present, China has stepped out of the stage of exchanging natural wealth for material wealth and is now accumulating wealth with 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e capital. China will still have to maintain a high investment rat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he accumulation of productive capital will lead to the growth of per capita wealth.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maintaining the sound and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er capita wealth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happines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劳动力素质升级对产业竞争力提升与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2AJY005)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颠覆性技术创新机制及对产业发展影响研究”(批准号2013GXS6B213)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原磊;;三大财富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2 游士兵;刘志杰;黄炳南;杨涛;;3G-GDP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3 王燕梅;;转变发展方式目标下的财富政策——三大财富综合求解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4 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5 李钢;刘吉超;;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6 王德劲;;论人力资本实物量与价格——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测算[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7 焦斌龙;焦志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年09期
8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10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6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孙慧钧;;价值指数区间估计之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丛敏;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初步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3 李钢;董敏杰;金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4 李钢;董敏杰;;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J];当代亚太;2009年05期
5 马晓河;;加快体制改革 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6期
6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7 金碚;李钢;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8 刘楷;;1999—2005年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活力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9 金碚;;中国工业化的资源路线与资源供求[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2期
10 金碚;;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翔,陈晓剑;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产出作用的测度[J];价值工程;2004年06期
2 ;浦东“人力资本出资”受到质疑[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20期
3 李勋来;李国平;;从人力资本视角看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平抑[J];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4 张国红;王晓丽;;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城市反贫困—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任凯;;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西藏反贫困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安慧玉;;黑龙江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刘文楷;;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0期
8 李勋来;;城乡人力资本分布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7期
9 陈美兰;;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城乡差距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9年19期
10 郑萍;;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焦斌龙;;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存量效应[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王金营;解苗苗;;首都经济圈推进中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实证分析[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5 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John Akin;;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C];2004年
6 谈新敏;;关于人力资本和我国经济增长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张宝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教育投入的数学模型解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8 范海燕;;发挥人力资本作用转变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蔡f ;王美艳;;为未来经济增长积累人力资本[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10 Thomas G.Rawski;;人力资源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 杨英杰;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建设应成为我国的投资重点[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吴嘉杰 东莞社会学者;增强人力资本提升区域竞争优势[N];东莞日报;2010年
3 记者赵雪力;人力资本是跨越发展的第一推动力[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2年
4 刘木君;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朱四倍;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率低折射权利陷阱[N];中国审计报;2010年
6 记者 石媛;尊重人力资本是经济活跃的基础[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张肖虎;产业发展需着力提升人力资本[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8 广东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潘澍之;收入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的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卫兴华;研究我国收入分配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2年
10 中共中央党校 杨英杰;如何走出经济困境[N];上海证券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润芳;人力资本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应宏锋;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5 宋家乐;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7 孙淑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12年
8 李晶莹;我国人力资本不均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邵琳;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玮;新疆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2 邱全山;人力资本对广东省和江西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邹昆峰;河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包顺文;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波;基于人力资本的社会阶层收入差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唐玉波;收入差距对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范妍;专业人力资本与川渝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牛e,
本文编号:1960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6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