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直接投资便利化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 + 东盟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过去十年间,中国与东盟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指导下,分别签订了以货物、服务和投资为核心的三大协议。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启动,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式迈进区域经济—体化的阶段。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和《投资协议》的推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相互直接投资的飞速增长。然而,较之双方的经济总量和双边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双方相互直接投资增长水平仍然处于薄弱的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之根本,是由于双方投资壁垒依旧存在,相互直接投资远未达到能满足之间投资主体发展的最优的便利化程度。 本文从投资便利化角度出发,首先对投资便利化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并分析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推进投资便利化所可能引致的经济和战略效应,指出投资便利化的推进不仅可以带动区域欠发达国家经济总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可以进—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促进双方技术进步,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增添新动力;然后基于中国—东盟相互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对双方推进相互直接投资便利化的可行性和所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强调中国—东盟投资便利化进程推进急不可待;最后结合各界学者和国际协议中对投资便利化的研究与规划框架内容,对中国与东盟未来投资便利化推进进程分别从东道国、母国和国际区域层次三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 under the spirit of the China-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China and ASEAN have signed three agreements with goods, services and investment at their cor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has been launched smoothly, which means tha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formal launch of the FTA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nvestment Agreement have promoted the rapid growth of mutual direct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economic volume and bilateral trade volume, the growth level of mutual direct investm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still in a weak initial stag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vestment barriers between the two sides still exist, and the mutual direct investment is far from reaching the optimal degree of facilitation which can satisf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vestors.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are defined, and 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effects of promoting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in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motion of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overall economic level of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both sides. Add new impetus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a-ASE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n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and obstacles of promoting mutual direct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ASEAN mutual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hasizing that the China-ASEAN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process is urgent to advance; finall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and planning framework on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in various circles of scholars and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he future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process of China and ASEAN will be promoted from the host country, respectively. The home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gion level three angle pertinently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5.4;F7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EPA力量[J];中国经贸;2005年11期
2 袁持平;吴肯浩;;粤港澳直接投资的演进路径及其扩散效应——基于直接投资便利化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丁丁;章秋琼;战慧;;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陈梁;;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2期
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重庆市对外贸易及外商投资便利化措施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5期
6 李文韬;;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进展评估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亚太经济;2011年04期
7 赵传君;;投资与贸易自由化仍是中俄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4期
8 邱毅敏;;亚太经济合作、投资便利化与中国技术进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2期
9 熊若岚;;CAFTA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方面的问题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10 郭力;;中俄直接投资便利化的实施路径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华;;发展中的中国东盟国际工程及其法律服务[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玉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3 梁俭;;浅论东盟特色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思敏;;广西与东盟国家区域旅游合作构想[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5 李小薇;乐莉;;向东盟国家输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宋一兵;;试论东盟区域旅游战略及其可持续发展要素之缺失[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7 陈家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格局下,广西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发展的契机[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8 马燕;吴君隆;谷晓江;;贵州与东盟科技合作发展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9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明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农业的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重要载体[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曲静;推动口岸投资便利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周逢民:促进外贸投资便利化[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 华;加快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5 白冰;港商认为内地投资便利化有待改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6 记者 牛娟娟;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N];金融时报;2011年
7 记者 牛娟娟;大力促进投资便利化 推进对外担保管理方式改革[N];金融时报;2010年
8 吴珊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N];国际商报;2004年
9 记者 李志石;上海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N];国际商报;2009年
10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冯赫;好风凭借力 送我“走出去”[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4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师学伟;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10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宁;中国—东盟直接投资便利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张建华;加速中俄相互直接投资便利化的路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陈宁;中国—东盟直接投资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史彦泽;关于加速推进中俄投资便利化问题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陈益林;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寒梅;认同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九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秦立功;战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与策略选择[D];外交学院;2010年
9 唐晶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杨雅殠;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及合作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3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6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