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的居民主观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
本文选题:再分配偏好 + 主观收入不平等 ; 参考:《经济学动态》2014年03期
【摘要】: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引起社会普遍不满和对社会稳定构成实质威胁的是居民主观层面所不认可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尝试考察我国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将主观收入不平等合理分解为认可的不平等和不认可的不平等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本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居民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不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平认知对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当前政府的改革应该从消除体制性障碍入手,特别是要消除行业垄断、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等,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为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Abstract]:Fair and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the cornerston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which is not recognized by the subjective level of the residents, caused by the general discont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real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ive income inequality on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of the resident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unequal and unrecognized inequality, the paper uses the Chinese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data (CGSS) to make an empir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ome inequality recognized by the resident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and the unrecognized income inequa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distribution preference. In addition, fair cognition Therefore, the current government reform should start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barriers, especially to eliminate industry monopoly,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so on, to create a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equal opportunity and fair competition, and provide a system guarantee for the formation of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incom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南亚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限理性行为与个人纳税遵从”(编号:7117307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税收公平:测量方法与公平度量”(编号:12YJC790240)的资助
【分类号】:F124.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斌;刘华;尹开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潘春阳;何立新;;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3 李清彬;;再分配倾向的决定:对既有文献的考察[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4 何其春;;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5 马明德;陈福平;;什么决定了居民对再分配的需求[J];南方经济;2010年07期
6 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7 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J];社会学研究;2009年03期
8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10 李骏;吴晓刚;;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学艺;宋国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聂海;陆迁;;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5 余康;郭萍;;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6 吴飞飞;;中国社会福利改进与国民收入分配机制之关系研究[J];长江论坛;2012年03期
7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8 胡兵;张明;;城市化、贸易开放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9 李树培;高连水;魏下海;;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10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张东辉;;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3 朱钟棣;张艳影;;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贸易对地区和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4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7 吴一平;芮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8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9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10 王韬;鲁元平;;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3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7 徐舒;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韩建雨;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利弊评价与政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蔡培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张婷;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贫困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默;基于泰尔指数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亚妮;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需求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宋莉莉;FDI视角下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一娇;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之杰;影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坂健次,李为;从社会阶层看战后日本社会变动——当代社会结构变化分析的一种方法[J];东南学术;2000年02期
2 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4期
3 李春玲;;各阶层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胡联合;胡鞍钢;徐绍刚;;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5 高书生 ,宋军花;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88期
6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7 潘春阳;何立新;;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8 张义博;;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
9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10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04期
2 杨丹;刘自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基于CGSS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曾凡斌;;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基于200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农村数据的研究[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窦方;;宗教信仰与中国居民的信任水平——基于2010年CGSS数据[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2008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0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