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碳生产率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效应——基于面板协整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17:08

  本文选题:碳生产率 + FDI ; 参考:《软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通过对我国29个省域1995~2010年间碳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利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方法考察了全国和分区域碳生产率增长与FDI、贸易开放、城市化、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同时,采用动态OLS(DOLS)回归方法考察了变量之间具体的长期关系,发现FDI、贸易开放、城市化和人均GDP对碳生产率增长起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所占份额的增加会抑制碳生产率的增长;最后,给出了误差修正模型(ECM),借以考察变量之间长期关系的稳定性和变量的短期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carbon productivity in 29 provinces of China during 1995 and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and sub-regional carb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FDI, trade opening,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GDP per capita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anel root and panel cointegra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OLSS-DOLS regression metho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It is found that FDI, open trade, urbanization and GDP per capita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carbon productivity. The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will inhibit the growth of carbon productivity. Finally, a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is given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and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variable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92)
【分类号】:F224;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2 张成;于同申;郭路;;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吗——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3 郑伟丽;李珊;;基于数据包络法(DEA)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雷小清;;信息通信技术对服务业“成本病”的影响研究——基于OECD国家生产率的增长核算分析[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5 杨向阳;;江苏服务业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项本武;;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年05期

7 吴延兵;;企业产权结构和隶属层级对生产率的影响[J];南方经济;2011年04期

8 李小平;;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9 李国璋;谢艳丽;;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J];创新;2010年02期

10 帅先富;卢源荣;;要素转移、产业结构演进与海南生产率增长研究——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前后期“结构红利假说”比较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4 彭中文;何新城;;空间集聚、技术溢出与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李谷成;冯中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变迁与分解——转型期DEA视角的实证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雷明;赵欣娜;;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能效动态Malmquist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周秦;;基于二元结构理论劳动力转移动因验证的可持续城市化对策[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建;;科研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燕坊;郑京海: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个生产率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杨小刚;劳动生产率仍是中国竞争力之源[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王少男邋孙兴伟;灵活就业人员离“体面劳动”有多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孙兴伟邋王少男;没有体面工资 难有体面劳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晓红 荣兆梓;提高劳动力工资符合国家利益[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都阳;持续“民工荒”倒逼经济方式转型[N];文汇报;2011年

7 黄继汇;格林斯潘:美国楼市最低迷的调整期已结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李明甫;全球就业状况及就业形势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记者 李慧莲;低工资国家的竞争优势常被夸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郑健 通讯员 张华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潮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春雨;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纪生;农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金剑;生产率增长测算方法的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郑明海;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陈文芝;贸易自由化与行业生产率:企业异质性视野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斌;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伟;工业化与江苏区域农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怡;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状况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尚晶;环境因素约束下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绩效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彦栋;制造业要素再配置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陈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龚健健;区域集聚、环境污染及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生产率增长[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陈广杰;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杰;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涂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R&D投入与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2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22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