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最终需求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7 23:52

  本文选题:碳排放 + 增加值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摘要】:区别于传统视角的碳排放强度研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产出和增加值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最终需求视角下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及其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投资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根据合并WIOD形成的1996-2009年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完成了对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测算,以及对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的直接贡献率分解,同时对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进行了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最终需求规模效应4种驱动因素的SDA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期间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均小于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且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对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动的直接贡献率要大于投资和出口,表明消费中隐含的碳排放与增加值的比例沿着"集约型"路径不断优化,而出口和投资的增长路径则相对"粗放"。第二,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减排路径大体一致,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为正,而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最终需求规模效应均为负,暗含投入产出结构、各类需求的隐含增加值系数以及规模变动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而主要源泉还是直接碳排放系数下降。其中直接碳排放系数、中间产品技术结构效应和增加值系数效应的变化在投资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中作用较大,而最终需求规模的变化在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中作用较大。第三,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2002-2004年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促使了完全碳排放强度上升,而2004-2009年则对完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正贡献。入世以前增加值系数对各类需求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为正,而其后贡献为负。其中,在2003-2007年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降低碳排放强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减排技术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而需求模式调整也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降低出口和投资的中隐含碳和提高出口和投资中的增加值率,同时也要警惕消费结构变动中如汽车等高能耗产品普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 demand, the output and the added valu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let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consumptio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investment and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related to the export,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root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1996-2009 year Chinese non competitive input-output table, formed by the combined WIOD, has completed the calculation of all kinds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rate to the change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rect carbon discharge coefficient effect on the changes of all kinds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tructur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input technology is increa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consumption is less tha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investment and export, and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rate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o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change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investment and export, indicating consumption of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4 kinds of driving factors. 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emission and added value is optimized continuously along the "intensive" path, while the growth path of export and investment is relatively "extensive". Second, the path of emission reduction of all kinds of complete carbon emission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the effect of direct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and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effect is put in the middl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value coefficient and the final demand regulation. The model effect is negative, implying the input-output structure, the implied added value coefficient and the change of scale have no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clin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ut the main source or the direct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plays a great role, and the change of the final demand scale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consumption. Third, the changes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m have obvious phased characteristics.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changes in the investment and export of.2002-2004 years have promoted complete carbon emissions. There i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crease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the 2004-2009 year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added value coefficient to the decrease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all kinds of demand is positive, and the subsequent contribution is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still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measure, and the adjustment of demand model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especially to reduce the carbon content in export and investment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export and investment, but also to be vigilant to the high energy in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such as car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nsumable product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原油成品油的市场化改革:基于价格形成复杂过程的能源CGE模型研究”(编号:7120306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环境规制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基于动态CGE模型的研究”(编号:71303076)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考虑复杂价格特点的中国能源CGE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2M510581)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后危机时期碳关税、碳税和碳交易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编号:10YJC790295) “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F124;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朝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2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3 杜刚;孙作人;苗建军;;基于文献计量的碳排放强度研究前沿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4期

4 秦昌才;刘树林;;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3期

5 张伟;孙燕玲;朱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碳排放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4期

6 包玉香;;高效生态经济与低碳能力建设的耦合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世界经济;2011年04期

8 籍艳丽;郜元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9 蒋雪梅;刘轶芳;;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格局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统计研究;2013年09期

10 宋爽;樊秀峰;;最终需求模式演变、产业结构变迁与CO_2排放——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SDA方法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2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3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4 黄敏;;中国消费碳排放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5 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6 任泽平;张宝军;;从内外需关系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模式——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刘瑞翔;姜彩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关联特征分析——基于1997—2007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8 耿丽敏;付加锋;宋玉祥;;消费型碳排放及其核算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高静;刘友金;;中美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以及贸易环境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10 宋恩荣;;加工出口对中国、广东及香港的经济贡献[J];当代港澳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裴建锁;;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_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许晓娟;高敏雪;;全球化对SNA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4 张旺;潘雪华;;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5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胡剑波;周葵;安丹;;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产业部门及其碳排放关联度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贾敦新;金贤锋;邓仕虎;;基于GIS技术的控规方案预含碳排放量估算及评估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8 Xiawei Liao;Tokuhisa YOSHIDA;;Japan and China's Energy-related CO_2 Emissions: 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Japan?[A];第五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李付海;马敬昆;张家山;王瑾瑜;潘星宇;;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楚尔鸣;马永军;;消费增长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宋马林;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统计属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亮;农林生物质气化炉开发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曦;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何慧慧;东亚地区垂直分工背景下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永超;碳关税的理论机制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刘婷婷;低碳经济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欧阳洋;中日韩贸易竞争优势再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景冬冬;国际碳减排背景下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赵震;我国省际贸易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10 成静;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关系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王秀珍;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5 王俊松;贺灿飞;;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_2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6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7 查冬兰;周德群;;我国工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基于高耗能行业与中低耗能行业[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8 陈红敏;;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9 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10 毛中根;;可持续消费与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陈诗一;[N];解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033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33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