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效果困境研究——基于X区碳加工项目的案例
本文选题:欠发达地区 + 招商引资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近十余年来十分热衷的活动,通过上马项目总量衡量工作水平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吸引大型项目上马的热情常年不退,却在与项目供给方的博弈中频频失守。通过对X区碳加工项目上马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项目供给方数轮博弈进行分析,探究其政策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动因与独特的政策形成过程,从X区政府的角度探讨该项目中政府面临困境的产生机理,最终为欠发达地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回避困境的政策建议。
[Abstract]:Attracting investment is a keen activity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it has become a common examination way to measure the work level through the total amount of projects. Especially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enthusiasm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ttract large-scale projects to mount the project has not retreated for many years, but it is frequently lost in the game with the suppliers of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rounds of game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supplier in the process of launching the carbon-processing project in area X region,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behavior motivation and the unique policy forming proces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the government's predicament in the project from the angle of the X district government, and finally provid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s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to avoid the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云辉;;地区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竞争与先发优势——基于声誉模型的解释[J];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2 杨瑞龙;昆山带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改革;2002年07期
3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宋日辉;;浅析城市营销中的政府营销能力[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2 厉敏萍;熊璋琳;;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3 金戈;;宏观调控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4 郭强;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5 张同龙;;市场化能带来经济增长吗?——来自中国跨省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6 山社武;刘志勇;张德生;;劳动力自由流动是阻碍传统产业区域转移的根本原因吗?——基于27个产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7 官永彬;;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周素红;吴智刚;;快速城市化地区跨行政边界的城市增长模式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10 殷杰;卢晓;;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竞合[J];城市;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翁国民;王林;;论招商引资模式的改进——从反补贴的角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杨东铭;;现代城市病与地方政府治理策略路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杨东铭;;现代城市病与地方政府治理策略路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刘志阳;李璇;;我国总部经济过度竞争研究——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面板数据的证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蓝海林;杨京京;;从企业战略的“制度基础观”看中国市场分割——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容志;;城市竞争与区域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A];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战略——“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现祥;李郇;;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崔征;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常理;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杜超;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09年
7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亚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竞争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苏畅;中国地方政府由“经营企业”转向“经营辖区”的原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申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园园;区域间吸引FDI的竞争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马融;地方政府行为与社会冲突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春晖;土地出让与县级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立霞;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燕然;税收激励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蒋红涛;我国地方政府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乔德中;当代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业安;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2 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3 黄肖琦;柴敏;;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FDI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4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5 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6 罗松山;地区间引资竞争后果堪忧[J];中国金融家;2004年04期
7 罗云辉,林洁;苏州、昆山等地开发区招商引资中土地出让的过度竞争——对中国经济过度竞争原因分析的一项实证[J];改革;2003年06期
8 陈贺菁;关于税收竞争的若干思考[J];税务研究;2001年02期
9 万慧勇;税收竞争一定是恶性的吗?[J];税务研究;2001年02期
10 黄春蕾;当前我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民;欠发达地区需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J];生产力研究;2004年07期
2 李昱;;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冷思考[J];浙江经济;2004年07期
3 ;创新思路 扶持欠发达地区群众奔小康[J];宁波通讯;2004年02期
4 朱东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须做好七篇文章[J];浙江经济;2007年03期
5 张胜荣;;希望中的丰裕社会[J];读书;2008年12期
6 刘力;杨琴;;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与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考[J];城市;2009年03期
7 李军;杨荣升;;广东均衡发展的瓶颈[J];人民之声;2010年10期
8 ;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六大举措[J];人民之声;2010年11期
9 曾小瑛;;“双转移”中的广东女性[J];大经贸;2011年05期
10 戎向东;;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舒;;从日本欠发达地区开发政策看中国西部大开发[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2 黄志亮;;后发地区区域创新论——论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几个主要特点[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肖慈方;;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基本模式[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4 张占仓;;产业集群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辩证关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彭忆红;;广西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李蔚然;朱凯;;泛长三角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以安徽省望江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韩旭;;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创新问题[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8 张新红;张志斌;;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徐燕;彭万章;;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龚蔚霞;罗勇;;中间突破,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瀛波;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富民强县[N];浙江日报;2007年
2 中共南澳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卢淳杰;欠发达地区降低发展代价解放思想是关键[N];南方日报;2008年
3 中共滨海县委常委 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党工委书记 王晓明;善于把握重大机遇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中共忻州市委书记 吕德功;开放引进 大项带动[N];山西日报;2005年
5 朱军备邋实习生 张弛;市政府召开座谈会 部署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作[N];宁波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凤安;浙江规划之手弥合区域失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黄还春邋潘建中;以攻坚力度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N];温州日报;2007年
8 记者 雷蕾;抓住机遇求发展 扎实工作惠百姓[N];丽水日报;2009年
9 程国有;六大陷阱制约欠发达地区[N];农民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徐军;欠发达地区以“生态”谋发展[N];中国企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廷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测度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吴国春;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李长江;基于禀赋的高新技术与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赖应辉;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时岩;中西部欠发达区域特色资源产业化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林勇;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论[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刘日昊;中国经济区域非均衡研究—兼论吉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高晓倩;辽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欧阳芳;欠发达地区政府的经济行为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俊娜;跨区县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余建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邹敏;恩施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长途;欠发达地区政府职能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汉宏;后发优势与我国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董华民;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荣刚;旅游开发对欠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7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4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