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公共支出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6-22 01:06

  本文选题:公共支出 + 经济增长 ; 参考:《财贸经济》2014年04期


【摘要】: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支出既可能通过纠正私人投资的外部性对技术进步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通过刺激私人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利用1995—2010年我国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基于FMOLS方法,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强化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公共支出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也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公共支出效率提高则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Abstract]:Theoretical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public expenditure ma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y correcting the externality of private investment,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or by stimulating private material capital investment. Investment in labor and natura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districts) except Tibet from 1995 to 20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expenditur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 based on the FMOL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public expenditure strengthens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expenditure efficiency h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mod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经济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测度、机制与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YJC790214) 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公共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QNCG11)
【分类号】:F812.45;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宝;转型时期腐败和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关联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朱军;;中国地方政府超额公共支出规模的测度及其控制——基于省级政府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3 龚敏;李文溥;;论扩大内需政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4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王梦奎;李剑阁;卢中原;侯永志;石耀东;刘培林;秦中春;;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7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8 李晓嘉;;政府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动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刘东皇;沈坤荣;;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J];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10 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包含一般拥挤性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方;朱军;;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与民生财政的主动性——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姜楠;王玉;;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徐键;;强制性支出责任与地方财政自主权[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6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7 房志伟;;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8 刘卫东;朱艳;;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9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增量效果与分配效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杰;;中央控制与地方过渡供给:一类公共物品提供决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刘厚俊;袁志田;;全球公共债务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袁志田;刘厚俊;;全球公共债务危机:发生、发展与未来[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陈屹立;邵同尧;;地方政府腐败会影响私人投资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马运全;;金融创新与制度环境:模型框架与实证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红兵;基于中国能源利用现状探讨劳动量损失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9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玉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愫彤;FDI、政府与私人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尹燕飞;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供给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贻林;卢晶;;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影响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2 宋福铁;国债对于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3 韩仁月;常世旺;;中国省级公共投资的区域效应: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4 张海星;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J];财贸经济;2004年11期

5 吴俊培;财政舞弊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1996年02期

6 郭庆旺,赵志耘;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J];财贸经济;1999年06期

7 于谨凯,单春红;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零和博弈关系分析[J];财贸研究;2002年05期

8 洪源;肖海翔;;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视角[J];财贸研究;2009年04期

9 庄龙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防范财政风险[J];财政研究;1999年09期

10 傅元海;张丹;孙爱军;;FDI技术溢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于猛;[N];人民日报;2005年

2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阎卫东 丁晓红;[N];中国黄金报;2005年

3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煜琳;;“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嬗变[J];企业家天地;2005年12期

2 邓红泉,曾令秋;关于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思考[J];经济界;2005年03期

3 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深化改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6期

4 康纪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5年08期

5 杨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J];特区经济;2005年07期

6 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深化改革[J];中国物价;2005年07期

7 匡国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8 岑倩青;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要义[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9 程津培;走中国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5期

10 李方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税务;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继瑞;;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张宗斌;马静;;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人本视角[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3 李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现阶段必须克服的几个问题[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4 王占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5 王乃静;路晶;;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6 孙晋都;刘晓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进一步深化改革[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7 宋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及措施[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8 陈征;;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9 颜鹏飞;;略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10 李建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思考[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光春;抓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N];河南日报;2006年

2 吴敏;解决制度缺损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福建日报;2005年

3 孙维林;关于国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0年

4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N];解放军报;2005年

5 陈毅然 徐琪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献策[N];解放日报;2005年

6 常修泽;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经济日报;2005年

7 王元璋 游泳;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经济日报;2005年

8 记者 崔克亮;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尤为重要[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省政协副主席 林书香;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联合日报;2005年

10 黄鹤群(作者系市委副秘书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南通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邱竞;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津鹏;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淑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韩孟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辰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岩;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测量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冉祥壬;山东省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胡林林;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鹏;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0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50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