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审视
本文选题:国家经济安全 + 发展脉络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摘要】: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审视,首先要界定和定位国家经济安全,这当然离不开对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在国内和国外发展的脉络之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界定经济安全的内涵,从战略角度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应该注意的基本点。接着结合国情探讨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这一战略的定位是指出中国经济安全的防守性基本特征,定量是系统构建一套安全指标测定体系,并对2012年和2013年的中国经济安全态势进行监测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落实中国经济安全战略而在法律与行政体制的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strategic examin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first of all, we must define and position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which of course cannot do without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security on this basis. From the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oin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study of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Then it discusses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orientation of this strategy is to point out the basic def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and the quantitative one is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a set of safety index measurement system. And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ituation in 2012 and 2013 wer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of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D621;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清;吴有红;;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叶辅靖;把握资本进出关——我国利用外资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分析[J];国际贸易;2004年01期
3 张汉林;魏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庄芮;我国重要原材料进口现状及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5年05期
5 顾海兵;孙挺;;“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安全水平预测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江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J];求是;2007年06期
7 樊莹;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5期
8 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魏浩,马野青;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雷家殨;陈亮辉;;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及其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挑战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姜佳男;林大庆;高俊山;;大型钢铁企业原燃料供应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丽;;国际经济与国家安全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4 王礼茂,郎一环;中国资源安全研究的进展及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5 王会鹏;涂攀;;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及解决思路[J];东南亚纵横;2010年05期
6 陶立峰;;外资并购强制申报制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7期
7 陈业宏;夏芸芸;;中美外资并购立法宗旨之比较[J];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8 张文平;谈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宁光杰;开放环境下东亚各国政府对经济发展作用的重新定位[J];国际论坛;2000年05期
10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国内理论前沿[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宇彪;田春生;;俄罗斯缘何重视经济外交——基于国际秩序变革的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楠;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蔚;企业营销安全及其预警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罗晓云;21世纪初中国的能源安全与中外能源合作[D];暨南大学;2003年
5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吕立才;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与前景[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8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静;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李政;外来投资对徐州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女性主义国家安全观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昊川;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小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技术创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任飞;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焕;跨国公司品牌生态入侵效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万龙龙;新形势下广东省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陈安阔;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蒙诗韵;我国能源和材料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鸣;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马琳艺;中国FDI利用质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光亚;振佳;;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年志远;李丹;;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3 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4 裴长洪;林江;;跨境并购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5 夏京文;FDI利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6 冯雷;大国条件下招致的关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动态变化及未来贸易磨擦重点领域[J];国际贸易;2003年06期
7 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8 李维安,李宝权;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倾向成因分析:基于股权结构战略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3年01期
9 顾海兵;李宏梅;周智高;;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监测评估系统的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王靖;蔡永民;;跨国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海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祝宝良 伞锋;[N];经济日报;2004年
2 赵英;[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发展;2008年10期
2 翟旭;;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几点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3 王春芳;;政府门户网站案例比较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年04期
4 张术松;;乡镇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及其评估指标体系[J];行政与法;2006年04期
5 吴倩;刘茂源;;顾客导向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肖文涛;林辉;;绩效评估: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J];东南学术;2009年06期
7 刘雅静;;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南方论丛;2006年03期
8 廖雄军;;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改革决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探求;2009年02期
9 许锋;陈凡;;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10 丁雅敏;孙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验与途径[J];行政论坛;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春;;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田丽媛;;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构建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刘雅静;;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娟;;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新趋向与新要求[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马旭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6 周彪;;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绩效评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臧乃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重置[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卓越;杨道田;;基于战略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群祥;;浅论如何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吉林省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国内外关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天新;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孙忠法;科学发展观是指标体系构建的根本[N];中国人事报;2008年
3 何忠平;川贵试点政府绩效评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周涛;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机制[N];四川政协报;2008年
5 简之;首推40大民生指标都是造福指标[N];东方城乡报;2007年
6 肖潘潘;部委网站重公开,地方网站重服务[N];人民日报;2008年
7 朱亚勤;国家鼓励开展政府绩效评估[N];中国人事报;2006年
8 张连城;宝安出台政府绩效评估实施办法[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记者 姜磊;全市考核工作会议召开[N];威海日报;2007年
10 唐红坤;民主党派关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N];西部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晶波;政府网站的服务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江易华;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纪凤兰;政府绩效评估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李晓壮;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飞;地级市政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谭晓倩;以职能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鲁红;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河南大学;2007年
4 徐元帅;中国政府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的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侨;基层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豆文奇;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庞丹;我国城市和谐社区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谢东;重庆市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郝娟;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卓萍;西方政府领导的比较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6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5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