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创新政策一些问题的探讨
本文选题:产业创新政策 + 技术创新成长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产业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演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以部门创新体系概念为基础,使得主要国家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产业创新政策符合技术创新成长规律,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问题,提高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因而值得相关部门重视。产业创新政策是在产业政策引导下,推动创新政策适应于特定的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而形成的。
[Abstract]: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of major countries has been well applied.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accords with the law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owt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market fail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 and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nnovation policy, so it deserves the atten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is 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dustrial policy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policy to adapt to the specific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L079)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苞;雷家殨;;不同产业创新的差异与国家的科技政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9期
2 杨大光;马_g崧;;吉林省生态产业系统模式升级的路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祁湘涵;;欧盟创新政策体系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0期
4 李建花;;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5期
5 孔欣欣;;部门创新体系:一个影响当今产业创新政策的重要概念[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6 赵兰香;技术学习过程与技术创新政策[J];科研管理;1999年06期
7 金雪军,杨晓兰;基于演化范式的技术创新政策理论[J];科研管理;2005年02期
8 伍虹儒;胡昌德;;我国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特征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体化方略[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林海芬;苏敬勤;;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评介及启示[J];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3 罗掌华;杨志江;;后发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张迎红;;浅析欧盟创新政策的模式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J];国际展望;2012年06期
5 刘修岩;王璐;;集聚经济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6 张学春;金兆怀;张友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汪良兵;洪进;赵定涛;徐中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J];系统工程;2014年03期
8 陈欣华;刘利;刘英坤;;“十二五”期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4年06期
9 许庆瑞;吴志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的理论初探[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10 陈劲;黄淑芳;;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演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苏英;吴灼亮;曲婉;;美国创新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2 林苞;雷家殨;;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模式与动态——对青霉素和晶体管的案例的重新分析[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雯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韩兵;适应性企业战略生态位演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王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志坚;企业技术创新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彦;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孙艳琳;中国企业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朝晖;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学习协同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倩男;科技创新诱发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演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余浩;基于互搏意愿的颠覆性产品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英;美日欧技术创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建议[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文斌;创新政策的多国比较与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邓昊丽;企业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的途径和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倩;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许凌燕;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创新政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袁亚明;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及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张金岭;石油管道企业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沈海华;技术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董晓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企业创新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碚;工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2 邓伟年;周庆瑞;金超;;基于我国国情的虚拟生态工业园发展及前景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3 马驰,高昌林;经济转轨中的技术创新系列政策分析[J];科技导报;1997年04期
4 吴建南,李怀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创新政策回顾及建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06期
5 李正风,朱付元,曾国屏;欧盟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2年02期
6 黄灿;欧盟和中国创新政策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7 姚志坚,程军,吴翰,程军,程军;技术创新A-U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研管理;1999年04期
8 赵兰香;技术学习过程与技术创新政策[J];科研管理;1999年06期
9 李纪珍,吴贵生;新形势下产业技术政策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4期
10 洪洁;孙敏;;我国虚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企业活力;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会在京成功举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政策解读研讨班[J];科技与法律;2008年04期
2 陈伟;张昊一;杨彩霞;;我国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3 杨忠泰;;区域创新政策制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4 霍立浦;;法国创新政策评述[J];国际科技交流;1989年12期
5 王胜光;创新政策的概念与范围[J];科学学研究;1993年03期
6 贾敬韩;论系统化的创新政策[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7 叶心仪;瑞典的产品创新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0年01期
8 侯国清;美国创新政策重点[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2068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6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