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演化状态及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17:20

  本文选题:协同演化 + 技术转移体系 ; 参考:《科研管理》2014年05期


【摘要】:本文以回顾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演进历程为逻辑起点,对技术转移体系的内容、特征及机制进行阐述,从纵向视角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进行解析,将其分为五个子系统,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内部演化状态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呈现良好的演化态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其薄弱环节为技术中介和扩散系统,表明仅强调某个系统的发展而忽视其它子系统,难以实现技术转移体系的协同发展。最后,尝试性地构建我国技术转移协同运行机制,以供我国技术转移实践之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from the vertical perspective, and divides it into five subsystems. The internal evolution st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in China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cooperative degree model of composite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of our country presents a good evolution trend, but the overall level is low, and its weak link is the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and diffusion system,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one system only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one system and the other subsystems are ignored.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Finally, we try to construct the coopera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混合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评估研究(7117221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虚拟R&D组织研究(09YJA630153)”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松井 好,左京华;技术转移[J];管理世界;1985年02期

2 康荣平;9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新格局[J];管理世界;1994年01期

3 陶长琪;陈文华;林龙辉;;我国产业组织演变协同度的实证分析——以企业融合背景下的我国IT产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赵志耘;杜红亮;任昱仰;;美国技术转移制度体系探微[J];科技与法律;2012年01期

5 任昱仰;赵志耘;杜红亮;;日本技术转移制度体系概述[J];科技与法律;2012年01期

6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6期

7 林岳;论技术转移系统[J];科学学研究;1989年03期

8 刁晓纯;苏敬勤;;基于序参量识别的产业生态网络演进方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3期

9 刘华;周莹;;我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及其协同运行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3期

10 郑伟;;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视角[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侯光明;王永军;;军民技术转移网络形成与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2 王晴;论科技期刊奖励制度的设立[J];编辑学报;1991年04期

3 李国俊,解恩泽;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1期

4 徐晔;陶长琪;;IT企业的自组织协同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10期

5 谢雄标;严良;;产业演化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曲岩;;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基于辽宁省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2期

7 黄庆桥;关增建;;1959年:新中国计量制度走向统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8 肖刚;汪子靖;;毛泽东科技外交思想:成就与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庄永志;工商行政管理与高技术企业的发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7年09期

10 冯锋;李天放;;产学研两阶段R&D投入链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效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仓;;建国后毛泽东的科技战略思想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科技部课题研究组;;毛泽东的科技思想[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曼辰;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向辉;科技资源配置、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宋刚;中国技术管理学科演进发展状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关祥勇;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的共同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苏玉娟;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卢锡超;产业技术扩散的知识重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赓金洲;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军;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范瑞莹;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实践与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许蕾;产业技术链中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波;中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卢艳利;企业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协同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黄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长伟;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孙瑞明;新中国早期的“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D];山西大学;2011年

9 姚海滨;基于界面理论的大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甘志频;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看中国科学共同体的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郗英,胡剑芬;企业生存系统的协调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2005年02期

3 杨艳萍;;日本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年09期

4 徐浩鸣,徐建中,康姝丽;中国国有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5 王溪若;陈飞翔;肖峻;;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6期

6 李文江;;日本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律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朱永达,张涛,李炳军;区域产业系统的演化机制和优化控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李希义;房汉廷;;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创新性[J];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9 谢建国;;市场竞争、东道国引资政策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10 王昆,宋海洲;三种客观权重赋权法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文兵;闫涛;;北美主要国家技术转移政策比较[J];管理现代化;2006年02期

2 李志军;;发挥政府职能 加快技术转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1期

3 李国杰;;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5期

4 马彦民;;北京要为全国技术转移发挥更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J];科技潮;2007年06期

5 何海华;;技术转移:中小企业成功的阶梯[J];民营科技;2007年04期

6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0期

7 郭泽民;;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正式启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年10期

8 乔均录;;关于技术转移的战术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6期

9 徐进;李作学;王前;;企业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制约因素与消解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2期

10 郑江绥;;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体系构建问题初探——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学术界;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明;;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明国;;面向技术转移风险的伦理研究论纲[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靳静;;技术转移与生态殖民[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4 徐二明;杨慧;;制度距离和跨国技术转移:进入合作模式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侯元元;郭鲁钢;黄裕荣;;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黄西川;;区域间技术转移的空间经济性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彦民;;加速技术转移 促进自主创新——对新时期技术市场工作的思考[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8 刘泽政;;技术转移中政府职能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宏伟;;技术转移:经济学视角与哲学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侯光明;贺新闻;王艳;;军民技术转移的组织竞合机制分析[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涛;专家“会诊”北京技术转移服务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冯秀英;北京发布技术转移行业规范[N];北京商报;2007年

3 郭涛;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正式启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蒋勇;安徽加大技术转移力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记者 刘晓军;我国首个技术转移行业服务规范出台[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叶建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完成起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本报记者 马静t,

本文编号:2094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94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