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渐进式转换:测度、源泉及其差异

发布时间:2018-07-05 19:39

  本文选题:Moorsteen-Bjurek指数 + 技术效率 ; 参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运用M00rsteen-Bjurek指数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省份TFP变化进行测算,分解出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合效率变化4个组分,并从阶段与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TFP及其源泉变动的差异与原因。实证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TFP年均增长0.97%,但TFP增速趋于下降,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渐进转换,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M00rsteen-Bjurek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the change of TFP in every province of China from 1978 to 2010, and decomposes four components: technical chang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and combination efficiency change. The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TFP and its source chang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from the two levels of stage and reg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FP in China is 0.97% from 1978 to 2010, but the growth rate of TFP tends to decreas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has gradually changed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sustainable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能力长效机制研究”(11CJL014)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研究:机制、路径与宏观经济稳定”(2012M5106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AD-PA模型拓展与扩大就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10YJC79028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服务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机制、路径与宏观经济稳定”(2722013JC057)的资助
【分类号】:F224;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2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3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4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5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7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0 段文斌;尹向飞;;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3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6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7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8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9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2 樊丽明,李文,李华,李继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1997年11期

3 朱广平;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与其财政收入增长逆向变动格局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4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5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6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7 陈国阶,王青;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产业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8 吴殿廷;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9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10 彭国华;;我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辉;;我国银行业规模效率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03期

2 张宏永;刘伟平;;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年01期

3 杜峰;;浅析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理论[J];时代金融;2012年06期

4 罗四维;罗永恒;;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实征分析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魏楚;沈满洪;;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9年04期

6 张宏永;刘伟平;;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7 刘中一;四川汇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一:规模效率企业是最终的胜利者[J];通信世界;2003年21期

8 刘小玄;;效率中国[J];英才;2004年06期

9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10 李胜会;李红锦;;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顾洪梅;;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测度[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玮;成力为;王九云;;高技术产业内外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基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视角的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郑桂兰;岳巧红;封学军;;基于DEA的港口企业规模效率评估研究[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许庆明;应智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王瑞成 记者 李郁;甘肃:办案规模效率质量明显提升[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娟;四川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2 赵昱q;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丹;普洱烟叶种植的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马正;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效率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蒋卓;旅游企业规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李芳宁;毛竹经营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陈e,

本文编号:210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0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