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估

发布时间:2018-07-07 13:27

  本文选题:区域发展战略 + 空间总效应 ; 参考:《地理研究》2014年11期


【摘要】: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是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战略。从空间效率与空间公平相结合角度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五个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而分别采用存量和增量数据,对1949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进行了动态评价与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一方面,虽然中国在不同时期依据不同的战略重点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总体上成效显著,但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空间效率与空间公平呈现迥异特征,平衡发展时期空间效率停滞而空间公平上升;非均衡发展时期空间效率上升,但空间公平下降;协调发展时期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均出现了上升态势。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层面的空间发展存在差异,特别是生态层面的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恶化都较为严重。
[Abstract]: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includes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political "five-in-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fficiency and spatial equi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luding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s, and then adopts stock and increment data,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makes a dynamic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ince 1949.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one hand, although Chin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lemen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rategic priorit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patial efficiency and spatial equity produced in different period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iod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efficiency stagnates and the spatial equity rises; during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efficiency increases, but the spatial equity decreases; the spatial efficiency and the spatial equity both rise in the period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cology, especially the deterioration of spatial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ecological level.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061)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161120030) 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2ZDB32)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委托项目(13JD013)
【分类号】: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向度回归——基于“非均质文化”假设的空间建模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2 覃成林;李敏纳;;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3 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4 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5 陈刚;李树;;中国的腐败、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J];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6 支大林;韩建雨;;东北沿海经济带一体化整合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

7 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8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9 李小胜;宋马林;安庆贤;;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10 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慧慧;;陕甘宁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2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8[J];保险研究;2009年12期

3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4 张纯记;;中国省际区域收入趋同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5 陈成忠;;湖北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6 张军涛;刘建国;;辽宁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7 刘惯超;;无效购买、隐性居民收入与公有资金支出效率——内在逻辑和中国实际[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8 王鹏;;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回归方程分解[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9 付文林;;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行为激励初探[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10 陈书;刘渝琳;;收入差异的“倒U型”假说悖论:初次分配、再分配与政策选择[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凌云;鲁元平;;所属领域:制度经济学腐败、社会信任与居民主观幸福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陈屹立;邵同尧;;地方政府腐败会影响私人投资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6[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5 任宏;;浅谈地理信息科学的全民化教育[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颖;;城乡居民收入的收敛性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A Study on Regional Imbalance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史修松;;中国工业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演化——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高志刚;王W,

本文编号:2105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05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