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
[Abstract]: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30 years has created the "Chinese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research,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economic research is facing a shift, and the economic theory will hav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Nowadays,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China's reform and rise has had a strong impact on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ies. The more explanatory "Chinese economics" will not only study the specific areas, the specific times or the economics with a specific culture, but also ha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ies. And it is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s, promote economics more innovative theoretical force.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富强;;现代主流经济学为何热衷于数理建模——兼析唯理主义在经济学中的渗透[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2 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J];经济学(季刊);2001年01期
3 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J];经济研究;1995年10期
4 张志敏;;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兼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J];求是学刊;2011年03期
5 李文溥;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读书札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杨祖义;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史学解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南;孙蓉;;我国保险理论研究态势及其国际比较——基于学术期刊载文的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10期
2 景维民;孙景宇;;东欧改革经济学:经济学本土化的一个范例[J];长白学刊;2006年03期
3 杨志勇;新比较财政学导论:结合市场化实践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9期
4 张知;;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5 李建军;;保持我国城市规划学的科学本质——有感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践的若干现象[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4期
6 焦斌龙;对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7 尹朝安;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J];德国研究;2003年01期
8 严鹏;;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德国研究;2011年02期
9 杨懿;尹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焦斌龙;;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2 王丹;罗润东;;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3 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总第1期)[C];2001年
4 巫和懋;;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4期(总第4期)[C];2002年
5 周文;孙懿;;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知;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李斌;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02年
4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韦曙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探源——王亚南经济思想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4年
6 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8 汪伟;转型期中国企业收购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春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及其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王川;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羌丽;中国文科重点高校国际化科研生产力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郑凯;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欣;纵向科研课题经费审计监察的现状及改进[D];中南大学;2006年
5 郑小青;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测度和经验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黄琨;民国时期钱俊瑞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彭景景;民国时期马寅初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张华;刘大钧工业化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杨雯;我国个人所得税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调节效果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蔡群起;马寅初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代光;剖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实施的后果[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2 吴易风;“张五常热”解析[J];当代思潮;2003年05期
3 吴易风;简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5期
4 刘元春;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困境及其发展[J];经济学家;2001年06期
5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6 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7 姚洋;郑东雅;;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8 朱安东;;新自由主义模式与危机根源[J];人民论坛;2009年06期
9 周宇;;次贷危机之争:新自由主义的功与过[J];探索与争鸣;2009年01期
10 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臣;时代呼唤创建中国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21世纪中国经济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关于召开200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和征集大会论文的通知[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4 王传荣 ,李艳;简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5 何炼成;;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J];经济学动态;2005年11期
6 李志明;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布[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07期
7 夏业良;中国经济学的困境[J];企业管理;2005年06期
8 李侠;中国经济学的冬天是这样来临的[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04期
9 卢荻;;认识现实,指导实践——关于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意见[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年01期
10 黄天华;;孙大权著《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出版[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玉彬;;关于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的思考[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邓春玲;;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3 焦斌龙;;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4 林其屏;;中国经济学应以自主创新为立学之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黄泰岩;;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型[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于金富;;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7 刘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基本脉络[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陈永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野;刘琼;邓海潮;;中国经济学必须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小亮;;在综合中构建中国经济学[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理论;中国经济学需要创建自己的学派[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光明;中国经济学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记者 黄丽珠;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N];金融时报;2006年
4 晓布;如何看中国经济学研究十大热点之变[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刘方健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新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历史新概括[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记者 程瑶;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召开[N];浙江日报;2009年
7 杨轶婕 博芬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课题组 衣芳 刘秀芬;中国经济学奖尚待完善[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记者郑巧 通讯员叶楠;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与中国经济学创新[N];文汇报;2013年
10 李钢 梁泳梅 刘畅;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国际影响力[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四川大学;2005年
2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50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5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