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绩效的阻滞与超越——基于中国发展的制度经济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8-07-29 05:41
【摘要】:对"李约瑟之谜"及"中国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为探寻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对"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观点纷呈,无论是官僚体制的阻碍,还是产权体系的缺失乃至意识形态的延滞,其症结都在于制度绩效低下。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正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供给和变迁以挖掘增长潜力的过程,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交易成本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安排的激励效应,经济增长绩效的制度红利不断显现。
[Abstract]:An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Joseph Needham's riddle and China's Reform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s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Joseph Needham's riddle is complicated, whether it is the obstruction of the bureaucracy, the lack of the property right system or the delay of ideology, the crux of which lies in the low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China's reform, which began in 1978,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upply and change to tap the potential for growth, through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s based on path dependence.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arrangement, the institutional dividend of 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appears constantl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13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人经济’的制度经济学阐释”(2013B056)
【分类号】:F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卢现祥;李小平;;中国模式:问题与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卢现祥;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绩效量度及制度竞争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9期

3 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温辉;;改革前后期中国经济绩效差异的制度阐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林毅夫;;分配关乎中国未来20年[J];商周刊;2012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密;金治中;;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3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黄丙志;刘燕;;统一市场进程中加速区域市场整合的路径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王鹏;;专利权二次界定的法经济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万红先;试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许昭敏;熊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9 李瑾;;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10 刘立冬;;风水塔的地理审美意义初探——以安徽肥东振湖塔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冯先宁;;消除劳动力歧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顺利转移[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振宇;;加强中介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为约束机制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城市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代诚;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德馨;乔吉燕;;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成就与经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林民书;;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唐未兵;;中国经济转轨的绩效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马强文;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11期

5 綦好东;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J];经济学家;1998年01期

6 李延凯;韩廷春;;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心城市层面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7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8 陈诗颖;;中国经济转型后期绩效评价[J];商业时代;2010年09期

9 姜磊;黄川;;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年23期

10 张维迎;制度改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J];中国科技信息;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巍;;经济制度的属性、变迁影响因素与主体选择安排——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张养志;郑国富;;土库曼斯坦经济体制转轨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刘和旺;;论诺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武鑫;;人力资本与制度供给[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5 郝淑芹;;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叶静怡;买慧;;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及制度演进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2009年02期

7 刘和旺;;可信承诺、政治制度与经济绩效——兼论诺思国家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8 张环;;日本明治维新制度模仿成功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2期

9 刘颖;;试析建国初期制度变迁及经济绩效[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10 鲁开垠;论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绩效——以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为例[J];南方经济;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国际关系相关性问题的历史轨迹与功能机制——对中国改革与开放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解读[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东北财经大学金广建设管理学院课题组;何佰洲;;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体制性障碍与制度变迁[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4 魏巍;朱卫东;吴勇;;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李晓玲;王福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7 赵海怡;;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再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永红;;关于我国城镇化制度变迁的若干建议[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黄少安;;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及其角色转换假说[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10 刘滨;康小兰;池泽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成机理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翟福军;改革在沉思后前行[N];中国企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在京揭晓[N];山西日报;2008年

4 周信 马景臣;运筹管理艺术 成就改革之星[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晓雨;“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最伟大的实践”[N];南方周末;2005年

6 李凡伟;“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称号[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记者 刘诗平 朱立毅 周英峰;改革开放:面对新挑战,期待新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记者 张龙;樊纲:经济有望明年复苏[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 陈建成;从县长到金融专家[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宗边;青山隔不住 毕竟东流去[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2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宁;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凌智勇;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薛胜利;制度的根植与异化: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银亮;东南亚区域制度变迁与对外政策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俊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禹;中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来东亚;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伟;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制度演变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5 申田;1978年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及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京;寻租、产权与经济绩效[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孙永举;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8 刘亚敏;从土地所有权变迁看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谷秀青;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分析(1928-1940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蒋云翔;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改”[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5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