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黑龙江沿边开放带地方府际合作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18:13
【摘要】:伴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区域内横向经济合作的深化,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建立区域经济的统一体,加快区域治理规则和治理结构的创新,实现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等是区域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黑龙江沿边开放带的整体发展是实现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部分。由于现阶段该区域内的政府间合作才刚刚起步,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合作中的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通过构建地方府际的利益协调系统,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内生传导机制,实现合作参与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对于扩大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该区域府际合作的实效性,促进区域整体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With the adjustmen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deepening of regional horizont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o establish the unity of regional economy, speed up the innovation of regional governance rule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s a whol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zone along the Heilongjia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lizing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strategy. As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is just beginning at present, it is also inevitably confronted with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oordination in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inter-governmental interest coordination system, a benign endogenou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formed to realize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cooperation, which can exp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gional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reg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3E070)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w2012-04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汪伟全;;区域一体化、地方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2 彭彦强;;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合作与资源的跨行政区配置[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4期

3 谷松;;区域合作中的地方府际间利益解读及协调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年01期

5 韩刚;;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3期

6 刘亚平;刘琳琳;;中国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与展望[J];学术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志红;付大学;;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制度化协调——区域政府的法治化路径[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王蕾;叶磊;;关于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3 井西晓;;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协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4 王宝明;詹丽靖;;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5 韩刚;杨晓东;;制度创新:东北三省区域政府合作的突破口[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6 谢志平;;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公共政策协调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杨雪;;川渝政府合作机制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苏静;;我国西部地区省级政府间关系的协调与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范磊;;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10 贾亚男;;促进乌昌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创新[J];财会月刊;200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祥;郑丽莉;;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分析[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王宏波;;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的障碍及合作机制的建构[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佃利;梁帅;;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合作探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汪伟全;;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结构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吕志奎;;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吕志奎;;反思中国区域公共政策研究——缘起、现状与路向[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8 陆明远;;经济新区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龙朝双;王小增;;对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动力机制的一点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陆明远;;经济新区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轩;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杭海;江苏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实证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陈明;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7 朱新华;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与理论解释[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伟;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琴梅;转型期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其构建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张恒龙;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孙君俐;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金波;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资源共享及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小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冯桃桃;府际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申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屈小艳;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杜泽金;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连续性[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何春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斌,谷人旭;政府竞争:行政区经济运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6期

2 庄士成;;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利益格局失衡与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3 汪伟全;;区域一体化、地方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4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曹明园;尤宏兵;;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01期

6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保建云;;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方利益均衡与地方利益协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8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9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10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尧远;地方政府合作的困境及其原因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应博;;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2 吕丽娜;黎民;;城市圈内政府间合作的成本控制与若干功能缔约[J];改革;2011年07期

3 白志刚;;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陈飞翔;王雷;;论我国深化开放进程中的利益关系协调[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5 朱金鹤;崔登峰;;主体功能区建设对边疆地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周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矛盾及其协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0期

7 张京祥;全球化背景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转变[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8 张贞;叶汁;;论公平分配的问题和机制构建——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9 彭正波;;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泛珠三角”政府合作探析[J];特区经济;2008年02期

10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J];山东政报;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Peter Stenberg;Mitchell Morehart;;区域发展和覆盖美国经济的因特网(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郑重;周永章;;区域发展整合协作与产业布局——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生态化机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3 郑扶西;;在促进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区域发展工作中所应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刘玉海;;日照市区域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谢毅;;循环经济与江苏区域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柳克俊;;充分发挥系统工程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邓明然;万幼清;;政府行为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与规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钟声宏;周永章;;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9 赵作权;;中国经济核心区在哪里?[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唐宏;杨德刚;乔旭宁;杨莉;王国刚;;天山北坡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婷;切忌纸上谈兵或一哄而上[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康源;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记者 殷陆君 黄长秋;闽西南五市在漳州共商区域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童海华;危机“催生”区域发展新格局[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石柱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盛娅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经济学家 白和金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 杨庆育 重庆市交委副主任 陈孝来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王小广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王崇举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易小光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罗兹柏;区域发展渝东枢纽门户(石柱)建设高层论坛·集萃[N];重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彩虹;兰州白银共商区域发展大计[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巨峰;问计专家“十二五”(之四·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篇)[N];山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卢晓平;区域发展趋于协调[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李佐军;改革是区域发展的奥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10 ;突出科技创新 加快区域发展[N];江苏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旭东;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晏涛;促进中部崛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张q嚸

本文编号:2264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64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