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经济的多维度分析
[Abstract]:Informal economy is the normal and objective existence of economic life. The individual's pursuit of adaptation is the original motive force of the informal economy, and the exer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 talent is not only the premise for individual to obtain adaptation, but also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coordination of knowledge division and labor division.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marke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larger market demand corresponds to the formal economy, and the smaller unsteady market corresponds to the informal economy. The regional "small tradition" is not only the cultural basis of the informal economy, but also implies that the informal economy will appear or disappear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divis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or enter the category of the formal economy. Or continue to exist in the form of an inform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研究”(GD13XTY07)
【分类号】:F1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秀坤,黄扬飞;非正规经济与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初探[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2 黄耿志;薛德升;;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J];城市问题;2011年05期
3 柴定红,罗忆源;谈谈非正规经济的性质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王铮;吴静;杨念;;多自主体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3期
5 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迎春;对地下经济界定的探讨[J];统计教育;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明;;市场转型与底层行动的“去政治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秀兰;徐月宾;方黎明;;改革开放30年:在应急中建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林伟林;收入分配与地下经济的相关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4 丁冬;;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制度自省意义——以《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为切入点[J];长白学刊;2011年06期
5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6 何兴杰;喻永均;;城市失业青年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典型相关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商艳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动力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西部论坛;2010年06期
8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薛领;武倩倩;李玉成;;当代城市化机理模型研究的比较与融合[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10 秦波;孟青;;我国城市中的街头商贩:政策思辨与规划管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天云;王晓楠;陈雪波;徐望宝;;基于多任务的组群机器人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肖作鹏;王小琦;李凯;;非正规城市化与非正规商业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波;;无证经营取缔制度的法理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5 高静;张应良;;农户创业、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来自1990-2011的统计数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峰;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胡皓;服务产出核算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杨一帆;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9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玲;救灾政治: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立乾;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萍;法律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星华;海峡西岸经济区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敏;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朱建辉;城市摊贩治理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底层抗争与权力交换[D];浙江大学;2011年
7 顾高翔;地理结构作用下经济危机发生与发展的ABS动力学建模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小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周边的地摊聚集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勇;乌海市无照经营政府监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李进;混合通信模式下的群机器人搜索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林;刘洪;;用灰色系统模型估测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2 王性玉,薛来义;寻租理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3 卢现祥,杨云彦;地下经济对我国财政收入的侵蚀——兼论1978~1989年中国地下经济规模问题[J];财贸经济;1992年08期
4 梁朋,梁云;关于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测估及思考[J];财贸经济;1999年05期
5 宋秀坤,黄扬飞;非正规经济与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初探[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6 尹晓颖;闫小培;薛德升;;国内外对非正规部门的政策[J];城市问题;2010年08期
7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8 薛德升;黄耿志;;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9 陆学艺;;2020年三成国人是中产[J];共产党员;2007年16期
10 王斌;徐寅峰;李志敏;;寻租现象监督治理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平;企业家才能的生产要素属性分析[J];中国培训;1995年03期
2 杨从杰;浅说MBA教育与企业家才能养成[J];经济前沿;2002年04期
3 张志华;企业经营者需要激励的原因[J];经济师;2004年03期
4 凌平;;时代英雄与英雄时代[J];经营者;2007年Z1期
5 刘志明;刘世平:谁在做着不可思议的事?[J];南风窗;2003年04期
6 ;市场裁判最公正[J];国外测井技术;1997年05期
7 李柏山;高志国;;企业家市场的建立及配套政策[J];经济视角;1998年03期
8 孙莉娜;;试析企业家才能的定价[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9 史东明;;加快产权改革才有企业家[J];中外企业家;2003年03期
10 陈阳;企业家与企业家才能[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就;张昭时;;浙商的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度研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2 仝新建;;对建立我国企业家市场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樊光鼎;;论企业家才能 ——兼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夏令生;;关于中国企业家的修养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鲍步云;刘朝臣;曾芳;;论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李胜文;李新春;张书军;;创业精神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一个制度的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韦丽云;;桂林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8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9 苗建军;万青;;亚垄断市场特征及形成途径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新建;;关于企业家资源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尚荣;企业家才能[N];国际金融报;2001年
2 商灏;竹立家:国企高管从政须经历五个转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宪;企业家精神比企业家才能更稀缺[N];发展导报;2003年
4 刘志鹏;企业家应注重道德修养[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小 康;企业家在成熟[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王萍;企业家才能回报机制亟待确立[N];发展导报;2001年
7 本报评论员;强化企业家在工业强省中的作用[N];四川日报;2007年
8 罗雪村;当前企业家“寻租”现象之分析[N];北京日报;2006年
9 东方愚;企业家精神应由“小变通”向“大变通”转型[N];东方早报;2007年
10 马瑞光;为什么卖掉你的公司[N];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瑶;企业家才能拓展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谢雅萍;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郑春颖;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田志伟;企业家视角的企业控制权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5 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尚秀芬;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创新[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袁安府;我国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0年
8 阮建青;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农村工业化萌芽与成长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董云鹏;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詹宇波;权威、“关系”与中国转轨经济中的私营企业融资扩张:理论与经验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磊;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才能的识别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国林;企业家才能、生产组织与农业部门的价值创造[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楼世杰;企业家才能提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尤辰;企业家才能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刘想才;企业家才能及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陈韩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比较优势增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于龙;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肖正斌;企业家声誉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赵参;企业家才能、转移情景与企业家群体共生问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霍柳扬;企业家才能对工业化水平的影响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6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6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