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诠释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13 07:1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iracle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model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model, then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market theory, dual economy theory, neutral government theory, decentralization theory, political theory, population theory. Cultural theory and other eight aspects summarize the explan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model.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huge, but not profound. The next key is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an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银监局;
【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基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视角”(项目编号:1201002C)的中间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1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胜;任重;周云波;;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本质和特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的路径演化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2 程霖;宋双杰;;中国模式的历史先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发展战略[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3 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4 李玲;李明强;;人力资本、经济奇迹与中国模式[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5 姚洋;;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J];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6 程恩富;;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特征和内涵[J];经济学动态;2009年12期

7 杨春学;;中国经济模式与腐败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8 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9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胡乐明;刘志明;张建刚;;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4 潘瑞姣;王赛德;;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支出[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5 官永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动因、内涵与实现机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6 曾祥炎;危兆宾;郭红卫;;中国地方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改革[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7 金碚;;China's 30-year Industrial Reform in Retrospect[J];China Economist;2008年04期

8 叶祥松;胡剑峰;;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分析[J];创新;2010年05期

9 刘顺;周泽红;;机遇、挑战与回应:后危机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考量[J];创新;2012年02期

10 陈安平;;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中国发展道路研究述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王箐;;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魏建;王安;;地方政治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孙肖远;;“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为视角[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8 魏建;王安;彭涛;;政府权力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曹淑江;;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投资努力程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倍差法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昶学;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百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婷;公共政策视野下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游雨航;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承毅;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李苗清;中国财政资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实施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世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潮百年述评[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2 郭灿;孙中山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3 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4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王喜满;;希腊共产党关于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看法[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3期

6 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9期

7 ;刘国光:中国模式让我们有望最先复苏[J];红旗文稿;2009年11期

8 倪星,王立京;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J];江汉论坛;2003年10期

9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01期

10 程恩富;;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特征和内涵[J];经济学动态;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曾培炎;[N];人民日报;2004年

2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经济模式发生重大变化[J];中国税务;2000年10期

2 王秀;中国经济模式不适用于软件业[J];税收与企业;2000年12期

3 吴强;;中国经济模式是走向成功的模式——访北京大学潘维教授[J];红旗文稿;2010年08期

4 吴强;;中国经济模式是走向成功的模式——访北京大学潘维教授[J];决策与信息;2010年06期

5 黄燕;;中国经济模式有关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6 ;媒体广场[J];人民公安;2008年24期

7 顾建光;;十二五:中国经济模式进入3.0版——写在《中国经济政策焦点》出版之际[J];上海经济;2011年Z1期

8 袁学武;;关于“中国经济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简新华;;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10 杨春学;;中国经济模式与腐败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逄锦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十五次年会开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李晓西;;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5次年会闭幕词[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洪;中国经济模式在政府和市场共进中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2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张茉楠;在新历史节点上开拓下一个黄金60年[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中国经济模式改变外资战略[N];东方早报;2005年

4 ;最大的敌人是管理泡沫[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田晓玲;金融发展对刺激消费作用巨大[N];文汇报;2008年

6 程凯;“北京共识”下的波动与增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德勤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 马志强 德勤中国研究与洞察力中心主席 杜志豪;量&质:高增长经济体的平衡之道[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刘全昌;顺应转变 由大图强[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西方不振可否反证东方道路[N];经济观察报;2009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中国高速经济列车必须慢下来[N];经济参考报;2011年



本文编号:2267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67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