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灰色系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展望——以合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08 12:01
【摘要】:以安徽省合肥市统计局统计年鉴和合肥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评估理论,以技术创新投入政策实施情况为切入点,综合使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度,并将合肥市的研究结果与南京市、苏州市、济南市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对合肥市技术创新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合肥市技术创新投入政策绩效水平的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s of Hefei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data of the secon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of Hefei City, the improved grey rel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is adopted and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is tak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of Hefei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anjing, Suzhou and Jina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efei,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olicy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 Hefei.
【作者单位】: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基金】:合肥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重点课题(DZ029)
【分类号】:F124.3;F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晓梦;;我国中东部城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建议[J];学术交流;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晓梦;;我国中东部城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建议[J];学术交流;2013年02期

2 汪晓梦;;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合肥与苏州科技创新能力比较[J];皖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汪晓梦;;我国中部与东部科技创新绩效差异性比较分析[J];学术交流;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香存;基于灰色理论的外资利用状况的定量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国禹;信息化与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1999年03期

2 黄区行;俄罗斯技术创新的蓝图[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9年07期

3 石定寰,柳卸林;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J];石油化工动态;1999年06期

4 林镝;晏海南;;基于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4期

5 赵玉民;;知识产权与西部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7年09期

6 孔晓莎,张泰民;技术创新 企业家成功之路[J];云南科技管理;1995年03期

7 乔辉;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初步思考[J];广西机械;1996年04期

8 柴振荣;技术创新的地域形式[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4期

9 章新华;论技术创新与国有资产增值[J];兵团党校学报;1998年06期

10 朱春奎;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J];人文地理;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贵成;翟子陆;;西部矿业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走生态矿业之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于珍;;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关系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金凤;;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7 干飞;鹿爱莉;;理念、技术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本玲;;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文辉;;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融合的管理模式[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坚持管理推动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努力促进节能减排新跨越[A];2010江苏省“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柯;海南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见成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2 刘鑫焱;节能减排离不开技术创新[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王志起 常虹 通讯员吴兰;再就业孵化基地去年实现产值8亿多元[N];秦皇岛日报;2011年

4 苏琳;依靠技术创新[N];经济日报;2007年

5 杨_g;太原市抓项目降能耗工业经济迸发活力[N];山西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杨朝东;技术创新让我市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N];通辽日报;2008年

7 ;上海构建城市创新体系[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8 王雪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急需技术创新[N];健康报;2007年

9 王天霞;节能降耗还要靠技术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郭秀玉邋实习生 沈欣媚 侯小娟;节能40%,名牌产品珠海造[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赵金铎;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童长凤;中国区域技术能力增长:技术学习的视角[D];兰州大学;2009年

7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战梦霞;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郝陶群;基于仿生学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彬;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解析[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2 王岩;关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关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蔡顺民;吉林省医药行业关键技术选择的技术预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旭建;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5 曲元元;论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D];天津大学;2008年

6 高微;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强达;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于巍;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郝艳芳;山西省技术市场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协整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杜青国;制度与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8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18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