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把命运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俄区域合作,立足长远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08 19:50
【摘要】:正2013年,中俄两国元首和两国总理达成重要合作共识,将致力于将两国的政治互信转化为经济互动,将国家层面的合作转化为毗邻区域的地方合作,从而为全世界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典范。两国最主要的毗邻区域——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前景广阔且意义重大。中俄已就改变传统的经济合作模式、打造创新性的合作模式,达成共识。中俄的经济合作已由简单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投资合作战略,2012年的中俄总理会晤期间,双方还签署协议,
[Abstract]:In 2013, the Heads of State and Prime Ministers of China and Russia reached an important consensus on cooperation, which will be devoted to translating political mutual trust into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to local cooperation in neighbouring regions, Thus set a model for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mong the world's great power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Russian far East, the most important neighboring region, is promising and significant. China and Russia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on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creating innovative modes of cooperation.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a simple commodity trade to an investment cooperation strategy. During the meeting of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Prime Ministers in 2012, the two sides also signed an agreemen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12JZD050) 吉林大学社科项目
【分类号】:F1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雁;;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03期

2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国际研讨会纪要[J];现代国际关系;1994年07期

3 王颖;高欣;许彩霞;;中俄经济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以“泰纳线”为例[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12期

4 崔亚平;;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4期

5 许彩霞;王颖;;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和特点[J];辽宁经济;2008年07期

6 米·列·季塔连科;陶丽;;关于俄中区域间合作向创新模式转型问题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2期

7 曲伟;;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六个重大互动”[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1期

8 郭力;;中俄直接投资便利化的实施路径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12期

9 释冰;;试析俄远东地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4期

10 李靖宇;韩青;;中俄两国边境区域合作开发文件落实问题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张建平;;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产业关联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龚蔚霞;罗勇;;中间突破,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治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俄韩经济合作及其影响[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郭庆海;;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夏德仁;;融入东北经济发展 服务东北经济振兴 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李愉心;;沿海地区发展模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借鉴[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杜娅萍;魏发辰;;探索京津冀经济圈的共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洪云;;开凿胶莱海河 构建环岛海洋经济区之资源基础[A];胶莱人工海河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石晓庆;;沈阳、本溪“同城化”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王昊;;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 整理;中俄在落实地区发展战略中加强协调[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雪 李淑华;俄罗斯企业希望加强中俄合作[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3 朱漠;东北振兴再添利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记者 胡京春;“第六届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举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刘欣;大开放提升中俄区域合作[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6 刘荣升邋焦明忠;第十八届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开幕[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波;中俄再推边贸合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日俄首脑会晤大打经济牌[N];国际商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宇;秦皇岛 一处充满异域风情的部落[N];秦皇岛日报;2007年

10 王剑;俄远东地区对中国感兴趣[N];中国贸易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葛新蓉;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超;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田雨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杨冰皓;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国际合作[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樊华;俄罗斯远东地区海洋经济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宁娜;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赵震宇;中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茗朝;东北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赵志会;中俄产业互动合作新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张轶然;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与我国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蒋国栋;二十一世纪初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19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19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