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14:49
【摘要】:为了探索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进而从经济地理角度剖析库区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找到科学决策的支撑点,基于库区现状,采用地统计分析工具ARCGIS9.3,对库区26个区县1997-2009年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县农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原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then analyz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servoir area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find the supporting point o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rvoir area, the paper adopts the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ARCGIS9.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26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reservoir area from 1997 to 2009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to GDP of most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areas with higher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have been further develope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ertiary industry is still not hig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贸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6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JL031)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4SKS50) 部省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790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26)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柳金红;刘则渊;王贤文;;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陈晓永;;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宋国宇;;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4 文连阳;许春晓;;我国红色旅游产业梯度与空间结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胡江霞;文传浩;;西部连片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三峡库区的地统计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财战;冯秀清;谭颖玲;齐红霞;陈永光;;试论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产业集群中开发性金融的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2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3 狄乾斌;刘欣欣;曹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12期

4 曹伯虎;韩宇;徐志;;谋划天津交通发展,促进京津冀互联互通[J];城市;2014年08期

5 徐爽;陈继红;邹晶;汪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唐山港的发展优势与对策[J];港口经济;2014年07期

6 王永锋;华怡婷;;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年02期

7 张宏伟;郭海燕;;燕赵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8 宋德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J];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9 于明言;臧学英;;构建环渤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框架探究——基于系统论视角[J];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10 王俊凤;崔永福;路剑;;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俊;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石培哲;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企业集群定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朱顺娟;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阮洪文(NGUYEN HONG VAN);越南重点经济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沿海工业园区用地用海布局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蕴;京津冀区域产业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素敏;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差异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军;北京市工业产业转移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段丹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珊;京津冀产业结构现状及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米雅囡;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卓超;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冯文;京津冀体育产业合作发展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贤文;徐申萌;;中国C2C淘宝网络店铺的地理分布[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2 刘旭华,王劲峰,孟斌;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3 余建辉;张文忠;;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群体空间自相关分析[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4 董晓菲;王荣成;;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2期

5 颜帮全;;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6 曹颖轶;;甘肃省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及特点[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7 鲍洪杰;刘德光;;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基于Geoda095i统计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8 秦敬云;文礼朋;;我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趋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明黔;王娜;;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辨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10 孙才志;汤玮佳;邹玮;;中国农村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机理[J];地理研究;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忠双;;信息化是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仁安;;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的成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3 孙应绍;;三峡库区农民外出务工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行政;2007年02期

4 胡滨,刘平,张乾元;三峡库区城镇化浅论[J];长江建设;2001年01期

5 毛天伦;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傅显捷;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情况调查与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吴定安;建立三峡库区农业保障体系的基本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1期

8 ;三峡库区边坡工程市场巨大[J];岩土工程界;2002年01期

9 许菁;三峡库区应战滑坡[J];南风窗;2002年06期

10 ;三峡库区建柑桔深加工项[J];国内外香化信息;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健;;三峡库区抢险打捞工作的思考[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2 余章华;;三峡库区老年意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三峡库区突发性灾害事件和持续干旱分析[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4 王平;粟剑;彭祥伟;;三峡库区肉牛发展模式探讨[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璐琦;王敏;;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6 黄勇;喻海泉;许仕坤;;三峡库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讨[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7 陈良华;望作信;;三峡库区船舶违章的治本之策[A];2004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宁萍;王红梅;刘德绪;;三峡库区清漂船垃圾打捞系统优化方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伍黎芝;陈育林;;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韩冬梅;;三峡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松涛;三峡库区将建21座治污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记者 苟慧智 彭源长;三峡库区急盼“三峡电”[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周家华 孙加宝 通讯员  欧阳虹;长江海事将积极应对三峡库区172米蓄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4 科信;三峡库区生态系统建设关键技术项目启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屈凌燕;16省市和三峡库区签订劳务输出协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记者 罗静雯;我市今年将开展三峡库区稳定与发展调研[N];重庆日报;2008年

7 ;湖北 构筑三峡库区最后一道环保屏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方方;三峡库区环保产业蕴藏巨大商机[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特约记者 望作信;三峡库区超高客货轮实行倒桅通过跨河建筑物[N];中国水运报;2010年

10 黄典 张晓帆 记者 周少诚;聚智建言三峡库区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维佳;三峡库区反倾层状内嵌岩梁式岩质岸坡失稳机理和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鲁群岷;三峡库区重庆段大气与降水组分分析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秦远好;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邵蕾;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珂;三峡库区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子关系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黄丽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系统评价和三峡库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9 彭月;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区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姜永东;三峡库区边坡岩土体蠕滑与控制的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基于DPSIR模型的三峡库区水生态安全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邓叔娟;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段娅;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广纳;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及水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代江燕;三峡库区关停企业遗留危险废物的污染特征与处置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郑静;湖北省三峡库区货运船型标准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静;三峡库区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相互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江砥;湖北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钟俊彬;重庆市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刘弘;三峡库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2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