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外向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9 21:45
【摘要】:逆向技术溢出是一种相伴对外直接投资而生的技术外部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外向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OFDI)起步晚,却发展迅速,已经具备足够的存量基础以吸收逆向技术溢出。适逢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逆向技术溢出一时成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来自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文章首先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逆向技术溢出的产生十分依赖于其传导路径。从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路径来看,它起源于跨国子公司介入的东道国具有知识技术外部性的特定区域,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质是技术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只会影响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使得企业可以跨越国界进入其覆盖的特定空间区域,应该说外商直接投资克服了其空间局限性,让远在天边的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外部性。当然,母公司要真正获取它们还需要通过与子公司的内部联系来汲取,一旦母公司成功获取子公司传递的技术外部性,逆向技术溢出中的“逆向”二字算是落到实处,逆向技术溢出的过程也就基本完成。后续的母公司消化吸收产生适用性技术成果并产业化实现市场价值,会让逆向技术溢出机制得到利润的正反馈和正激励。逆向技术溢出的应用价值是评价其质量的最高标准。沿着逆向技术溢出获取路径的各步骤,文章逐一展开讨论。首先以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为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企业发起OFDI的决策情境,为企业进入创新、技术集聚区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发起的OFDI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为了探讨逆向技术溢出在东道国的发生机制,强调东道国人力资本市场所起的重要作用,使用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模拟了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条件和模式。明确了负载逆向技术溢出的OFDI发起时的决策情境和OFDI发生机制之后,文章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面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果和影响因素。其中吸收能力、经济开放度、金融深化水平等对逆向技术溢出吸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强吸收能力,加大经济开放度和金融深化水平有利于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研究发现中国吸收逆向技术溢出存在地区不平衡性,东部发达地区吸收效果较好,而中西部较差。东部地区已经率先通过OFDI吸收到海外的逆向技术溢出,其它地区应加大吸收逆向技术溢出的力度。为了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文章探讨了企业吸收逆向技术路径和实施战略分析,发起OFDI时,优先考虑创新水平高、急需外界物质和能量输入的发达国家创新集聚区。子公司应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研发人员将逆向技术溢出编码化、实体化,并在成果向国内推送时,提供足够的知识技术支持。母公司应在创新平台基础上建立专门适用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消化、整合机制,强调学习能力、吸收能力、消化能力以及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能力。母公司依据优势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应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对上下游的整合,提升整个产业以真正实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其市场价值的同时,反哺逆向技术溢出获取所需的各种激励机制。为了鼓励企业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政府应与发达国家建立双边或多边投资框架,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政策激励,探索以国有经济带动经济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的体制模式。进一步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政府应处理好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和企业面临海外溢出机遇稍纵即逝的矛盾,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东道国对OFDI的壁垒和过度严格的管制措施,企业和政府OFDI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结尾部分,文章给出了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5.4;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智,刘志雄;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测算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2 张宏;;人力资本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门槛回归技术[J];亚太经济;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343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43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