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1:32
【摘要】: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创新背景,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下,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最终决定金砖国家能否实现经济赶超目标。在比较分析金砖国家的国际贸易、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社会制度和管理质量等指标后提出,为了寻求金砖国家务实合作并提高各国的技术吸收能力,金砖国家内部应搭建以俄罗斯为中心的金砖国家高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明确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投资方向,加强金砖国家内企业互访,联合开展技术创新预见活动。
[Abstract]:As an emerging economy, BRICS countries hav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ckground tha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size of technology absorption capacity ultimately determines whether the BRICS countries can achieve their economic catch-up goals. 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RICS indicator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frastructure, human capital, social systems and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it is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seek practical cooperation among the BRICS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ir technological absorption capacity, The BRICS countries should set up a Russian-centric exchange platform for high-tech personnel in BRICS countries, define the investment direction of the BRICS Development Bank with infrastructure as the core, and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visits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BRICS countries. Joi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esight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砖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12CGL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发国际化背景下中印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12YJC630085)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关村和班加罗尔相关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SZ201310031018)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北京精神践行背景下中关村和班加罗尔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2012D005008000001)
【分类号】:F1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植;杨冠琼;赵安平;;“省直管县”是否改善了县域经济绩效:一个自然实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3年04期

2 刘伟;李星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8期

3 江成山;孟卫东;熊维勤;;协同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余官胜;;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吸收能力与国内技术创新[J];当代财经;2013年09期

5 符磊;李占国;;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文献述评[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9期

6 赵安平;罗植;;扩大民生支出会推高房价吗[J];北京金融评论;2012年01期

7 崔日明;张志明;;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0期

8 余泳泽;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9 马述忠;陈颖;王笑笑;;农业FDI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种业研发能力视角[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10 戴翔;金碚;;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洋;中国区域工业化与交通资源配置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贾宪洲;知识互补性视角下科研对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婷婷;技术扩散绩效的跨国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郑文;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宏洲;我国公共科技创新投入对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朱丽丽;产业组织框架下的产品创新技术许可决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张嘉;日本技术进步的国际渠道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刘丽萍;复杂系统环境下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清;国际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高明月;技术寻求型OFDI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D];山东大学;2013年

3 赵佳;四川省促进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本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董菁;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陆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惠卿;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慧杰;技术获取型ODI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杨囡;企业STI/DUI学习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毅然;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冯学慧;经济增长中R&D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辉;周文魁;;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20期

2 杨剑波;;进口贸易与我国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3 欧阳卉;胡小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4 赵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5 段红玲;祝树金;;我国区域间知识资本溢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10期

6 郑士贵;市场经济中的技术创新政策[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5期

7 陈燕;FDI对华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技术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6期

8 舒晓惠;;解读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评介[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小明,王国定;提高山西经济增长质量的若干政策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郭元源 ,池仁勇 ,丁峥嵘;浙江省区域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浅析[J];经济论坛;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谈新敏;宋保林;;论技术创新人文化的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金凤;;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占仓;;技术创新与地理学发展[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5 陈嘉华;;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宏伟;王红梅;;浅议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仪德刚;李海静;;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刘本玲;;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成刚;;FDI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协整理论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于维栋;;和谐发展与技术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戚文海;转轨时期俄罗斯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2 王文华;让民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N];发展导报;2001年

3 杨明栓;精心呵护技术创新幼苗[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本报评论员;以技术创新促进结构调整[N];辽宁日报;2002年

5 郭秀玉;重点扶持技术创新[N];珠海特区报;2007年

6 王银锋;郑州市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与规划[N];科技日报;2000年

7 曹秀娟;做大新兴产业要靠品牌和技术创新[N];山西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巩国强 通讯员 乔丽刚;向技术创新要竞争力[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9 记者  郭强;“双十工程”引导技术创新年[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10 赵爱根 徐洋 建永;泰隆:技术创新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N];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郭英;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李成刚;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万勇;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郑云;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丁巨涛;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郝陶群;基于仿生学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宗庆;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灵燕;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绩效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蓓;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涂涛涛;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磊;FDI对武汉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兵;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茜;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闫云凤;山东半岛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江龙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蔚文靖;技术创新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邓新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49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49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