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the tightening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rising cost in China will become a long-term trend. On the basis of typical fac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labor cost constraint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ew Keynesian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and extends the family budget constraints and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func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the rising labor cost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supply shock of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factor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the promotion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income-consumption effect". Ability to demand impact; Supply shock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vestment volatility, while demand shocks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umption volatility; China's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which is dominated by quantitative control, has a certain ironing effect on these two kinds of shocks, which objectively plays a role in stabilizing economic growth, but it intensifies the fluctuation of inflation rate itself.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L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252) 201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249.2;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魏巍贤;高中元;彭翔宇;;能源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许志伟;林仁文;;我国总量生产函数的贝叶斯估计——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02期
3 徐舒;左萌;姜凌;;技术扩散、内生技术转化与中国经济波动——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4 耿强;付文林;傅坦;;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开放NKPC框架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5 许志伟;薛鹤翔;罗大庆;;融资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6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7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8 胡永刚;刘方;;劳动调整成本、流动性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9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智峰;汪伟;吴化斌;;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J];财经研究;2016年11期
2 冯根福;郑冠群;;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分段线性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和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10期
3 郭长林;;积极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扭曲与居民消费[J];世界经济;2016年10期
4 王文甫;王德新;岳超云;;地方政府支出有偏性、企业融资约束与经济结构失衡[J];财经研究;2016年10期
5 刘森;刘渊;杨洋;;云计算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基于DSGE的模型分析[J];科研管理;2016年09期
6 周美多;张彭;;转移支付是否优化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基于均等与增长的视角——基于25个省的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04期
7 吕炜;高帅雄;周潮;;投资建设性支出还是保障性支出——去杠杆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实施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08期
8 卞志村;胡恒强;;结构性减税、财政支出扩张与中国经济波动[J];金融评论;2016年04期
9 王佳;张晓晶;;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的通货膨胀——基于两种单位劳动成本的对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8期
10 陈晓燕;;平均工资与通货膨胀非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LSTAR模型的分析[J];系统工程;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鹤翔;;中国的产出持续性——基于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2 胡宗义;刘亦文;;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CGE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3 唐志军;徐会军;巴曙松;;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2期
4 李成;马文涛;王彬;;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定:1995—2008——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孙工声;;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J];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6 Selin Ozyurt;;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1952—2005[J];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05期
7 陈彦斌;唐诗磊;;信心、动物精神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8 王义中;金雪军;;中国经济波动的外部因素:1992-2008[J];统计研究;2009年08期
9 耿强;张永杰;朱牡丹;;中国的通胀、通胀预期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开放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04期
10 吕光明;;供求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SVAR模型的甄别分析[J];统计研究;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郭林;;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7年13期
2 赵成武;;重视人力资源 推动境外投资——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成本调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8期
3 辛永兵;李景勃;;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马成坤;;刍议劳动力成本发展趋势[J];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5 江宗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9期
6 薛军伟;冯四毛;;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是中国长期的比较优势吗?[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1期
7 聂彩仁;;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的发展道路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8 吴燕;;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10期
9 秋正;;浅析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原因及应对[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10 赵镇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1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市工业劳动力成本具有比较优势[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徐伟;劳动力成本压力略微缓解明年工资增长趋缓[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朱海威 王存福;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困局[N];首都建设报;2013年
4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孙琦峰 李孟刚;劳动力成本上涨:大势所趋但对通胀影响有限[N];光明日报;2013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课题组负责人 金三林;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N];东方早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谭志娟;广交会订单走好 劳动力成本疯涨令企业承压[N];中国经营报;2014年
7 记者 方华;劳动力成本悄然上升[N];金融时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李玉举;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还能维持多久?[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驻奥地利使馆经商处;欧洲劳动力成本瑞士最高[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杨欣波;对劳动力成本优势说“不”[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根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刁艳波;中国建筑业劳动力成本增长问题及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马双;劳动力成本变化与制造业企业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鹏;劳动力成本对南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王伟;广东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娄杰;单位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贺光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山西水果生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董冰冰;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均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天明;劳动力成本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刘亚菲;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湖北纺织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8 张卓;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值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5年
9 秦婷婷;劳动力成本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朱雪连;上海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及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23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2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