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区域“反工业化”现象的理论阐释与山西实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1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明英,郭文炯;经济转型期资源型区域农村工业化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2 覃家君,成金华,何琼;我国资源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J];软科学;1997年03期
3 吴平;试谈资源产业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12期
4 杨明华;周娜;;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特色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7期
5 李德潮;资源产业理论及在海洋海岸带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年02期
6 马宏岩,张兵兵;建立高效资源产业市场结构的对策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07期
7 董青,覃家君;资源产业合作性竞争研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11期
8 柏剑勇;论资源产业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J];中国矿山工程;2004年06期
9 奚青梅;;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探讨[J];生态经济;2009年08期
10 陈晓光,邓先瑞;皖西丘陵山区资源产业发展与山地资源的持续利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文炯;;煤炭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林科军;;自主创新:创新型试验区资源经济成长的路径选择——关于毕节模式的思考[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3 魏宜瑞;;西部大开发和山西经济的再次崛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智瑞芝;董雪旺;;山西省区域形象塑造探讨:一个新的理论视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牛崇辉;;“文化大革命”时期山西经济建设述评[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6 李惠娟;李帮义;;我国空间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实现途径[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7 ;前言[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8 王贵;常月梅;张喜斌;李雪琴;;山西经济林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黄清;;试论资源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构[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10 ;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发展研究总报告[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鑫焱;“诊脉”资源型区域转型之路[N];人民日报;2011年
2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罗哲;“十二五”时期我省资源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N];兰州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龙飞;拉动山西经济的“黄金链”[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4 记者 王雁;浙江山西经济技术合作加强[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华;山西人如何炒山西股?[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高天光 王增信;山西经济需要反思的十个方面[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7 晋文;山西经济的动力源[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8 省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薄生荣;让小城镇建设牵引山西经济[N];山西日报;2001年
9 记者 马步青;山西经济高峰论坛为民营经济鼓与呼[N];发展导报;2002年
10 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发挥中介组织优势 服务山西经济建设[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毅;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曹广成;抚松县生态经济型城市建设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彭皓s
本文编号:2475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7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