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碳减排背景下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16 10:54
【摘要】:基于1952-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碳减排背景下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和碳排放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既有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逆向效应,并且使碳减排目标的实现面临更大的挑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对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减排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不具有长期性。为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措施来干预我国当前盲目扩张的城镇化发展规模;决策部门在进行决策之时,应侧重于通过刺激消费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达到碳减排目标并合理推动城镇化进程。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合作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窑排放标准制定及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示范项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基金资助项目(201304)
【分类号】:F299.21;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琰;;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2 刘梦琴;刘轶俊;;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基于30个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3 徐盈之;董琳琳;;如何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能源结构优化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桂新;金瑞庭;潘泽瀚;;人口城市化与碳排放控制——一个分析框架的构建[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年04期

5 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6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7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8 马艳;严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11年01期

9 邹玉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4期

10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胡莉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童宇飞;江滢;;城市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场景分析与路径重塑[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2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3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4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5 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6 胡利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8 高静;刘友金;;中美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以及贸易环境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9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空间分布关系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10 张丽君;秦耀辰;张金萍;张艳;;郑汴都市区产业CO_2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贵生;苏伟;陈明辉;;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李燃;常文韬;赵翌晨;孙韬;;天津市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先甲;张柳波;;低碳约束下实验区政府的激励机制设计[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张宏武;兰梓睿;;低碳经济下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7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陈碧琼;张梁梁;;金融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分析——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9 张祖群;邓阳;;试论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经验、误区以及对北京的借鉴[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10 张祖群;邓阳;;试论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公平[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赵蕊;打捆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马林;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统计属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张康;基于产业关联的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琪;低碳经济下陕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何江;我国开发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显涛;统筹城乡养老金发展模式优化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许艳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戴X;低碳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为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程;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李润洁;长沙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成龙;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山东省低碳情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2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3 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4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5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6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7 李国璋;王双;;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8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9 何吉多;;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10 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克莎;[N];光明日报;2001年

2 李强;[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向群;王朝晖;;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论坛;2005年21期

2 漆先望;;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6期

3 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张钱江;;重构浙江外贸发展方式[J];国际贸易;2008年02期

5 齐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张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杨瑞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晋城政务;2008年03期

8 李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与政府规审[J];经济纵横;2008年02期

9 李炳炎;向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10 吴文远;张寅;;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卫民;;略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海藩;;努力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领导能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与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李松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的主线[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6 陈小芳;周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李宏;;以新视角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孙敏;;中航工业经济发展跃升的源泉——论科研院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芯”要义[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庄荣盛;;体制不变,,经济发展方式难转[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方彦富;全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问题探讨[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e

本文编号:2478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78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