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集群内优势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基于泉州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1 15:00
【摘要】:通过对泉州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实地问卷调研,考察了产业集群内不同优势因素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情况。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后,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1产业集群内"成本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2产业集群内"营销与管理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3产业集群内"创新优势"和"产品优势"因素没有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民企总部是否迁移与产业集群内的成本、营销和管理等优势因素有显著关系,而与集群内的创新、产品等优势因素没有显著关系,民企总部迁移更为注重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市场信息和商务服务优势,以及对管理要素资源的追求。
[Abstract]:Through the fiel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 in Quanzhou industrial cluste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minant factors in industrial cluster on the headquarters migr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fter exploratory and confirptiv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ample data, the Logit regres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verify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weaker the "cost advantage" with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e more likely the headquarter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to migrate; (2) the weaker th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advantage"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more likely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s to migrate; (3) the factors of "innovation advantage" and "product advantage"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dquarters migration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t shows that the relocation of the headquarter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ost,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but not to the innovation, products and other dominant factors in the cluster. The headquarters migr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costs, market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service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pursuit of management factor resources.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基金】: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14B196)
【分类号】:F121.3;F27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冀平;泉州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魏后凯;白玫;;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3 谭劲松;何铮;;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魏江,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2年12期

5 麦启锐,贺龙德;集群理论与竞争优势[J];管理评论;2004年02期

6 林必越;叶小杰;;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战略决策与经济后果——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滨;刘大伟;;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2 黄可人;王华;;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3 曹洪军;张红霞;王鹏;;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4 刘永江;覃成林;;中部中小城镇产业集群现象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焦作市为例[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中国华;陈章旺;;百货企业区域连锁成功运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零售研究;2009年01期

6 杨勇;;市场潜能、聚集密度与旅游业空间聚集——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4期

7 张小兵;;企业集群学习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8 王其和;夏晶;王婉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政府行为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20期

9 谢贞发;陈工;;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当代财经;2008年11期

10 范群林;;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强;李翠翠;;传统制药产业群创新网络结构优化路径分析——以石家庄制药产业创新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卞显红;;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及其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林汉川;林洲钰;;第四十九章 中小企业融资集群的自组织演进研究——以中小企业集合债组织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5 张少军;刘志彪;;总部经济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对策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池仁勇;李正卫;;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分布与特征[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9 梁琦;丁树;王如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10 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廖园园;集群治理机制论[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解柠羽;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志群;基于杨格定理的产业集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聪颖;产业集群发展与创业人才孵化双螺旋模型与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继宏;专利标准化视角的多维集成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郝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崔祥民;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价值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蔡玮;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荧彬;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海平;台儿庄区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京;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杰;基于专利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蒋玉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捚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中联市质检所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方瑶;基于昆明花卉产业集群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南瑞江;旅游产业集群为何难以“星火燎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彭小兵;战略决策博弈模型及其在重庆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4 武前波;宁越敏;;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区位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5 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6 芮明杰,余光胜;企业战略:产业视角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12期

7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8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9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10 孙天法;市场结构范式的标准与构建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静;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2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3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4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5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6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7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8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9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10 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J];投资北京;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82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82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