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空间特征分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model, combin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with the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structure, the central node, the network density and the network sub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of the whole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at a low level, and the density of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shows a gradient development trend from downstream to upstream. The economic belt includes four regional subgrou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groups are significa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group is weak.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each region,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 speed up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put forward regional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for each reg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093、41371147) 德国科学基金会项目(LI981/8-1AOBJ:595493)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2 虞孝感,王合生,崔大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3 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测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4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5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6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汪淳;陈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7 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8 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9 汤放华;汤慧;孙倩;汤迪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J];地理学报;2013年10期
10 王珏;陈雯;袁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J];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张恩广;张明斗;;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3 马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研究探讨——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4 王合生,李昌峰;长江沿江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调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5 周国华;湖南小城镇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6 虞孝感,姜加虎,贾绍凤;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平台及切入点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6期
7 刘兆德,虞孝感,谢红彬;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过程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8 张晓明;张成;;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9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10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蔚霞;杨玲;;基于伙伴关系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创新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秀利;;长三角核心区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重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耿磊;罗震东;;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宛笑;;基于经济联系的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邹海燕;;长三角区域规划制定以来人口变动特征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李勇;李磊;赵猛;;基于GIS的青岛市可达性分析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环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贺晓丽;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格局分析及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天悦;试论交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助推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葛震;区域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关联关系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苏海宽;济南都市圈空间组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宁;西江流域的经济收敛与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兆量;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2 张国红;区域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及其临界点——对一个动态系统的数理解释[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3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4 郑明媚;李满春;毛亮;黎韶光;;GIS支持的县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型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5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6 张敏;顾朝林;陈璐;张成;汪淳;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7 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8 虞孝感,王合生,崔大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9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10 罗震东;张京祥;;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红霞;[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慰华;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以上海大众供货商网络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4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5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6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9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10 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于文静;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度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波;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周颍;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6 龙宇;长江经济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田继忠;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网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雯婷;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5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8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