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16:54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若干具体案例的研究剖析,,概括提炼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进行阐释,同时将提出解决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我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已经被提到重要日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发展县域经济是决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唯一出路。 第二部分,科学发展观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县域经济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重点在于抓落实,并且要与各县域实际相结合,找出支柱产业,坚持走产业兴县之路。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拓宽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和管理模式。 第三部分,结合案例分析我国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对策。通过对我国县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概括总结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我国县域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四部分,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水平。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关系到我国科学发展全局。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步伐。要思根究源,有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好各县域的地域特征、扶持政策等因素,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体,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不能采取单一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条件,从全局战略的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整体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D61
本文编号:251775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莉莉;;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3期
2 张素荣,刘景芳;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J];经济论坛;2004年19期
3 朱晓;谈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作为[J];前沿;2005年11期
4 倪凰;;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1年07期
5 刘集贤;县域经济: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增长点——“陕西县域经济与金融论坛”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范祚军;宋清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武汉金融;2006年07期
7 杨桂安;入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德君;关于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选择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7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1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