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当代世界体系下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视角

发布时间:2019-07-24 12:15
【摘要】:当代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世界体系产生的本质是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而学术界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3种方法进行了评述。如从世界体系的本质分析出发,就应着重考虑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进行国家定位研究。基于此,该文提出了19个评估国家定位问题的指标,并得出了美国仍是霸权国家,欧盟中英、德、法等国、日本与韩国是中心国家,中国仍处在半边缘状态中,同时中国也在逐渐从半边缘状态向中心国家过渡的结论。
[Abstract]:The study of national positioning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system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has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system is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unequal exchange, and the academic circles mainly us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other three methods to com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system,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national positioning research.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19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positioning,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a hegemonic country, EU, China, Britain, Germany,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central countries, China is still in a semi-marginal state, and China i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from a semi-marginal state to a central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课题"广义虚拟经济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项目编号:GX2013-1010(Z))的中间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114.1;F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长城;发展理论的演变(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2 聂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J];河北学刊;2012年06期

3 张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基于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换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6期

4 赵自勇;资本主义与现代世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透视[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越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与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8年05期

2 褚乐平;试论世界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读《现代世界体系》有感[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连城;;世界历史观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4 潘锦全;陶海洋;;试析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之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邵邦;刘孝阳;;比较优势陷阱:本质、原因与超越[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2期

6 董伟;;对中国利用外资经济安全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8期

7 陶海洋;;当代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陶海洋;;西方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回顾[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1期

9 黄秀兰;叶秀丹;;后现代视角下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反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董伟;;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求是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鹏;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徐家林;“人文发展”的维度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6年

5 范云芳;要素集聚、国际分工与中国的比较优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国际视野·启示价值[D];吉林大学;2010年

8 辛宇;沃勒斯坦理论中的时空观念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费滨海;发展型产业政策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变迁(1992-2012)[D];上海大学;2012年

10 江海燕;以公平看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柯迪;上海知识员工体面劳动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宇坤;法律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俊;跨国公司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陈安民;超越分野[D];西南大学;2010年

5 马茜;从哲麻提到中华回族文化之乡:有关纳家户的发展憧憬及困顿[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欢;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大学;2012年

7 陈宏;社会发展的人文向度[D];湖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碚;;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2 I.沃勒斯坦 ,梁光严;世界体系分析法的第二阶段[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3 I.沃勒斯坦 ,王宏周;冷战后的世界体系[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中央之国”与“层圈式”世界体系[J];中国金融;2008年05期

2 李静;;由市场化国家的金融风暴引发的思考----从新旧世界体系转换谈起[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刘志明;;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述评[J];开放导报;2010年01期

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王彦伟;;资本主义结构危机[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5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刘海霞;;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9期

6 张雷声;“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之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7 杨宜树,陈琰;关于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学——伊曼纽·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论述[J];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03期

8 王帅;吴宇;;非洲纳入世界体系的代价及后果[J];当代世界;2011年03期

9 王宁坤;“世界体系”理论浅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10 赵树森;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浅谈融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及其发展策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洁;;中国自然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余伟民;;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冷战终结”[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吴苑华;;简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杏贵;简评《世界体系论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朱婕;中国的发展是在世界体系中的发展[N];甘肃日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刘仲敬;世界体系的演变与晚清中国的国家塑造[N];深圳特区报;2014年

4 吴苑华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世界体系是5000年历史的人类历史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郭台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下何去何从[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杨雪;文明的主旋律是互动[N];光明日报;201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如何理解“中国”及其“现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吴苑华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今日中国关乎未来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路爱国,唐河;日本与现代世界体系[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任晓;全球化的力量会改变世界体系的结构本质[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国际视野·启示价值[D];吉林大学;2010年

2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佟通拉嘎;“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和平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中威;世界体系论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王隽毅;世界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大国崛起的模式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4 张俊平;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璐;试论反体系运动的变化及其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1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