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6:09

  本文关键词:阿坝州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和吸引,两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交通运输不畅是其最大的制约瓶颈,因而,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如何互动发展对于民族地区显得尤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阿坝州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阿坝州统计年鉴显示,近十年来,阿坝州的公路里程数增长了近2倍,客运量增加了13倍,货运量增加了2.1倍。阿坝州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究竟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与经济互动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本文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互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具体阐述了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政策对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吸引,以便为其定量分析作指导。结合相关理论,本文在将阿坝州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四川省内其他民族地区进行了比较性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交通运输和经济总水平、产业结构、人口与城镇的分布以及旅游业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计量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综合分析结果的总结与思考可知,尽管无论是阿坝州的交通运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两者之间的互动是存在的,阿坝州的交通运输建设有利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极大地提高了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吸引。为了解决目前阿坝州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本文从制度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就其融资环境、智慧型管理体系、一体化规划、干线网优化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发展 Granger因果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12.7;F12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1章 绪论7-17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7-9
  • 1.1.1 研究的背景7-8
  • 1.1.2 选题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9-14
  • 1.2.1 国内外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综述9-11
  • 1.2.2 国内外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现状综述11-13
  • 1.2.3 有关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及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13
  • 1.2.4 文献的评述13-14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的内容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1.3.3 研究的方法15-16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6-17
  • 1.4.1 可能的创新16
  • 1.4.2 不足之处16-17
  • 第2章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17-21
  • 2.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7-18
  • 2.1.1 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水平的增加17
  • 2.1.2 交通运输优化区域产业结构17
  • 2.1.3 交通运输加速城镇化进程17-18
  • 2.1.4 交通运输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18
  • 2.2 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18-19
  • 2.2.1 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18-19
  • 2.2.2 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吸引19
  • 2.2.3 区域政策影响交通运输发展19
  • 2.3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19-21
  • 第3章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21-35
  • 3.1 阿坝州的基本情况21-22
  • 3.2 阿坝州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22-29
  • 3.2.1 阿坝州交通运输发展历程22-23
  • 3.2.2 阿坝州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23-26
  • 3.2.3 阿坝州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制约因素与问题分析26-29
  • 3.3 阿坝州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9-35
  • 3.3.1 阿坝州经济发展概括29-31
  • 3.3.2 阿坝州经济发展水平分析31-35
  • 第4章 交通运输与阿坝州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35-45
  • 4.1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经济总量关系35-40
  • 4.1.1 指标体系的建立35-36
  • 4.1.2 模型的建立36
  • 4.1.3 数据检验过程36-40
  • 4.1.4 实证研究结论分析40
  • 4.2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40-42
  • 4.3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人.、城镇分布的关系42-43
  • 4.4 阿坝州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的关系43-45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5-50
  • 5.1 研究结论45-46
  • 5.2 政策建议46-50
  • 5.2.1 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46-47
  • 5.2.2 从操作层面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47-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次仁欧珠;论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1期

2 ;交通运输[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3 曹红;交通运输大事记[J];综合运输;2004年03期

4 种曼婷;“十一五”我国交通运输面临的环境[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5 陈红;加快建设步伐 发展交通运输[J];交通企业管理;2004年08期

6 张春贤;困难·问题·任务 为交通运输的真正发展而努力[J];运输经理世界;2005年Z1期

7 ;责任重于泰山 南山交通运输公司2004年安全生产经实[J];特区经济;2005年07期

8 曹红;交通运输大事记[J];综合运输;2005年02期

9 程世东;;我国交通运输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J];综合运输;2006年12期

10 薛娇;;张国伍:开创交通运输新纪元[J];运输经理世界;200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宝航;;明代国内交通运输的嬗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2 黄元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蒋超楠;孔维一;刘源楮;;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探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国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5 张婕姝;真虹;;信息技术促进下的交通运输变化趋势分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6 ;2005年交通运输趋势预测[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7 金凤君;;新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建设趋势及其空间效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刘盛博;丁X;;中国铁路交通运输制造领域的知识测度研究[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宇;张小雷;雷军;董雯;;基于交通运输水平及复合流量的新疆城市体系演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剑华;;交通运输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守营;交通运输节能重在结构调整[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樊桦;在发展中求节约[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苏站;游庆仲任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N];中国交通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沈尚;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四种能力”[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记者/景小华 实习生/杨鸽 通讯员/粤交综;省交通运输将投750亿元[N];南方日报;2010年

6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 罗仁坚;交通运输转方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陈乃文 刘云建;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新思路一一化解矛盾纠纷[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记者 商中胜 实习生 陈露 陈健 通讯员 蔡光华;刘雪荣到市交通运输局调研[N];黄冈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兴增;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交通运输转型[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记者管颢生;市交通运输局 入选全国交通运输文明单位[N];南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会;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姜丕军;交通运输对市场规模的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罡;交通运输项目投融资决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王利民;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高洁;交通运输碳排放时空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朱健梅;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郭川;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黄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奕;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剑;江苏省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张迎吉;“营改增”背景下交通运输企业税收筹划[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姚秋君;广西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李康奇;基于协同论的重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乔晶慧;CBO官网有关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伶;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慧格子”—车辆管理服务平台的策划与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

7 陈兴怡;含时滞因素的灰色预测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郝文晶;城市公交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韩培存;矿井交通运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杨保;云南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阿坝州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2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