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1 08:26
【摘要】: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LSTR2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LSTR1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到我国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结合相关理论与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regression (STR) model,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STR2 model can accurately captur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hile the LSTR1 model can accurately captur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actical conditions, and the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平衡增长的促进作用:微观机理与仿真实现”(71203178)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陕西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现状、动态关联性与影响机制研究”(2013JK0106)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107-0051102)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社会经济系统管理与政策研究(107-5X1203)
【分类号】:G322;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2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3 张优智;;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7期

4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5 许治;周寄中;;政府公共R&D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7年04期

6 赵立雨;师萍;;政府财政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9-2007年的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年02期

7 陈云;贺德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R&D经费支出的差异性及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山;靳宇恒;;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2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3 祝云;毕正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4 姜磊;季民河;;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5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6 傅春;巫锡金;;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7 邹沛思;贺灿飞;;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8 孙浦阳;武力超;陈思阳;;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消费强度非线性关系探究——基于开放条件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9 周克清;刘海二;吴碧英;;财政分权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10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vergence in Energy Intensity Gap and Its Economic Mechanism[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党兴华;张优智;;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8-2009年的数据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范建;;科研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实证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范建;;科研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5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苏方国;甘英英;梁小燕;;城市智力资本指数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Input of S&T in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Analysis[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赵立雨;党兴华;师萍;;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7-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来;消费类产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与应对管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林海波;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飞;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赖正源;基于STR模型的中国A股市场费雪效应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菲菲;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特征的描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孙文娟;中国R&D投入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2 王维国;谢兰云;;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3 范黎波;宋志红;宋志华;;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基于中国1987—2005年数据[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4 岳鹄;张宗益;;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6期

5 张仁开;杜德斌;;中国R&D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地域分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6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7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8 王海鹏,田澎,靳萍;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 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9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10 赵超;胡浩;;内蒙古GDP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J];共产党员;2009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治;政府公共R&D与内生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进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2 龙剑;;再论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J];管理现代化;1992年05期

3 徐海根;;十年改革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4 蔡拓;增长的误区及其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泰国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J];广西经贸;1994年12期

6 杨晓达;经济增长台阶论的内涵与限量[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年04期

7 孙克忠,宋效中;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杨云母 ,刘文广;论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蔡玲;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1995年11期

10 张宗斌;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2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