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深化合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
【基金】:广西自治区决策咨询委课题《进一步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深化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研究》
【分类号】:F1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少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2 屠新泉;张中宁;;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伟;操龙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的模式选择[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赵丽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理论学刊;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少华;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健;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张灵;试论新时期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外交:缘起与表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晶;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诗钰;东盟的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孟繁玲;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亚太;2005年03期
2 陆建人;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5年10期
3 赵阶琦;;日本加强对印外交的背景与前景[J];日本学刊;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内恒夫;汪慕恒;;东盟国家的贸易不平衡问题[J];南洋资料译丛;1983年01期
2 纳谷诚二;赵文骝;;东盟国家的投资气侯[J];南洋资料译丛;1986年01期
3 张强;叶建平;;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商机无限[J];今日南国;2008年11期
4 裴默农;;日本—东盟的“特殊关系”与日本的“太平洋圈”发展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04期
5 迈克尔·利弗;小彬;;《东盟国家:克服依赖》[J];南洋资料译丛;1985年04期
6 姜跃春;;新形势下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1988年02期
7 王勤;;东盟国家的外资投资热潮与产业结构调整[J];科技导报;1992年04期
8 嘉数启;刘敏;;东盟与日本的关系迎来了新阶段——以经济关系为中心[J];南洋资料译丛;1992年03期
9 赵洪;;东盟的区域一体化战略与东亚经济合作[J];东南亚;2006年02期
10 王士录;;东盟合作机制与合作原则改革的争论及前景[J];东南亚;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玉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曹云华;;“10+1”与亚太区域合作[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张伟;杨志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云南对外开放形成的挑战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钟启泉;蒋小勇;;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现状分析[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5 黄爱东;;广西沿边地区参与构建中国—东盟“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德敏;;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促进广西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参与东南亚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建中国—东盟自由区与广西生产力发展[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8 陆兵;;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9 郑新立;;抓住开放机遇 加快广西发展[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10 林华生;;东亚经济整合的探讨[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绮萍;与ASEAN合作有助香港经济增长[N];国际商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莫言;滇桂两省竞与合[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林涌泉 本报实习生 何翠菊;放逐梦想 对接东盟[N];广西日报;2011年
4 本报驻印度记者 廖政军;印度加快“向东靠拢”步伐[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钟慧;大胆到邻居家串个门[N];国际商报;2005年
6 黄信邋赵红才 方嘉桓;在合作中成长 在革新中发展[N];广西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席锋宇;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广西[N];法制日报;2008年
8 王玉主;一体化棋盘落下的关键一子[N];国际商报;2009年
9 王佳林 赵栋;《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条例》出台[N];广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振华 谢建伟;为中国东盟经贸往来再加一把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吕洪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程永林;区域整合、制度绩效与利益协调[D];暨南大学;2007年
4 李建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少华;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黄晴宇;中国参与东亚经贸合作边境效应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揭晓;从分散、合作到集体行动[D];暨南大学;2009年
9 唐颖;东盟五国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陈锴;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美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祖蕾卡(Aleida Zuleica Furtado Correia);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和安全政策研究(1978-2010)[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文婧;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4 陈锴;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5 张云亮;当前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小京;21世纪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戴文芳;东盟—印度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曹长智;中国—东盟的合作与纷争[D];新疆大学;2010年
9 樊娓娓;日本与东盟政治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分析(1951-1997)[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周翔;东盟经济周期同步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0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4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