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
【基金】: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百项课题助推辽宁全面改革发展调研课题“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2014lsldykt-12) 大连市社科联一般项目“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体系构建研究”(2013dlskybd1031)
【分类号】:X22;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2 王辉;郭玲玲;宋丽;;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3 赵欣;连儒来;;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杜忠潮;张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以陕西省10市域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旋;林格;;成渝高速公路综合贡献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盛周君;孙世群;;基于灰关联理论的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胡淑恒;陈广洲;;基于物元判定模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5 李涛;;数据包络分析在城市环保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6 盛周君;孙世群;倪小东;褚巍;;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7 马玉香;刘青广;张云;;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8 赵昕;任志远;;1995~2004年宝鸡市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9 甄翌;;张家界居民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张占庞;韩熙;;生态灌区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明峰;冯少茹;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汪家权;王振祥;胡淑恒;;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估[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海;尹珩;洪卫;;规划环评中低碳方案适应性分析研究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蔺昕;孙铁珩;程昕;胡晓钧;李卉颖;秦奉达;;生态城市中的环境工程建设[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伟;王强;杨丹丹;;“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文辉;;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基于价值创造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3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陈军;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象滔;煤炭企业环境污染计量与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雷平妹;上海化工区循环经济研究及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黎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蒋兴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贾鹏;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云洁;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小霞;丹东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8 肖秋平;耕地生态足迹分异与安全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郑风云;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延安;济南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飞;张平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2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年02期
3 左伟,王桥,王文杰,吴秀芹,杨一鹏,杨丽静,朱晓华;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4 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5 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6 王辉;姜斌;;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7 苗丽娟,马成东,刘娟;大连沿海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措施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3期
8 李勇;王金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9 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10 盖美,田成诗;大连市海岸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增祥,彭旭龙,陈晓峰,王长有;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2 曹信孚;日本东京都发布环境综合评价制度[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05期
3 熊鹰;曾光明;吕辉红;李忠武;;基于多源空间信息的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4 孔繁森;刘鹏;曹阳华;石金丹;;变速箱厂生产作业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2期
5 曹希寿;模糊集环境综合评价数学模式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88年06期
6 黄时达;;四川省环境科技研究方向与任务[J];四川环境;1992年03期
7 彭补拙,窦贻俭,,张燕;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环境综合质量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8 廖小雄;气候环境试验中环境综合评价的多元分析模型[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6年04期
9 王卓;宋春艳;王树恩;;关于环境质量控制模型的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10 ;《福建环境》1996年总目次[J];福建环境;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晓萍;张平仓;杨勤科;;基于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数据库建设[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2 张苗云;王世杰;袁向红;王娟;;景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法[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和力;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部区域长春经开再次居首[N];吉林日报;2009年
2 黄研;“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综合评价方法”项目正式启动[N];中国渔业报;2010年
3 陈t
本文编号:254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4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