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09:5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强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和挑战。“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已经进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作为我国的重要功能板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区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向202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本文将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研究落脚到我国西部地区,综合运用经验总结、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问题,以期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对于相对落后地区而言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依托。本文认为,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化和升级。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要以开放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立足于使区域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积极主动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内外结合的开放格局。 从区域开放型经济面向的对象来看,主要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个层面。本文主要从产业体系、资本体系、贸易体系、空间体系四个维度构建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容体系,并分别进行了论述,以集群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地理学、分工理论、产业链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为基础,对产业体系的选择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资本的基本概念、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等视角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资金体系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视角对开放型经济发展贸易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类型、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体系的典型形式等方面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系进行了梳理。 在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容框架进行构建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和内容向西部地区聚焦,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并对发展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了分析。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存在与东部地区的相似之处,也遵循着渐进式发展的模式。但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传统竞争优势的弱化,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对内对外开放、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表现出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这种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谋划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注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注重国内外资本的引进和有效使用,优化贸易结构,“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阵地。 结合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容框架,对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产业体系、资金体系、贸易体系和空间体系进行了研究。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产业发展要以区域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依托,选择适宜西部地区区域特色尤其是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关联效应明显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打造开放型的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安全引起足够重视;加快构建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资本体系,积极拓宽资本的来源和渠道,将资本的引进使用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平台的优化和制度环境的提升结合起来,深化金融改革,形成对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西部地区贸易结构的优化,提升贸易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地位和生命力,注重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平台建设,确保长期贸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谋划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空间体系建设,形成由增长极、经济带、城市群等多种层级共同构建的空间体系,为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高效的空间支撑。 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政策的保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此外,还要注重财政、科技、人才、环境等政策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是关系西部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努力构建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主要是定性角度的研究,在相应的案例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方面,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图文】:

总量,比值,西部地区,相对差距


对发展条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是研究分析西部地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1、有利条件一是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与东部地区相对差距拉大的趋势开始扭转。改革以来,特别是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 1994 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随部地区“先富起来”战略的快速推进,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对差距进一大。2000 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重大,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和投资效应逐步显现,大量生产要素逐步涌入西部地区,促进了西部地区越式发展。到 2011 年,东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已经由 2005 年的峰.24 倍下降到 2.70 倍①,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向东西部协同发展转变。

西部地区,增速比,西部大开发战略,增长速度


除了个别年份,西部地区 GDP 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时期这种差距达到最大,西部地区 GDP 增速落后东部地区 5.5 个百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步入经济快速增“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 GDP 的年均增速比东部地区高 1.3 个百分点-2),特别是从 2007 年以来,西部地区 GDP 增速已经连续 5 年都超过①,西部地区在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报编辑部;;推动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J];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6期

2 杨圣明,卢圣亮;一部系统探讨外商直接投资的力作──《FDI与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评介[J];财贸经济;1996年12期

3 杨圣明,卢圣亮;一部系统探讨外商直接投资的力作——《FDI与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评介[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4 郭晓合;大西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调整[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王占清,刘晓东,孙亚男;黑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0年04期

6 任志成;开放型经济与就业创造——以江苏为案例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陈伟金;策应"做强做大南昌"战略决策,加快南昌县开放型经济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开放型经济喜结硕果[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5年06期

9 ;《建设秦唐沧环渤海开放型经济隆起带研究》[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10 张继久;;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加速转型的新思路[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智安;刘平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江西宜春市为例[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裴菲;刘小青;;出国(境)培训在开放型经济中的定位与突破[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3 卢庆华;;国际金融危机与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4 鲁玉荣;裴菲;;大力引进海外智力,助推江西开放型经济[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5 周肇光;;论马克思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伟才;;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徐福宁;;开放型经济和技术型经济是宁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8 赵传宝;卢峰;;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地勘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贾轸;;江苏昆山市成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项松林;赵曙东;;开放型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估计与比较——对FDI作用的反思[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陆龙;加快结构调整 不断开拓创新 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N];绍兴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齐 罗士平 唐遥;将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的高地[N];国际商报;2009年

3 记者 胡顺涛;无开放 不繁荣[N];重庆日报;2009年

4 何晨;广西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宝庆;开放型经济,在结构优化中收获“红利”[N];江西日报;2010年

6 郑州海关党组书记、关长 栗洪显;以“大作为”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大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7 陆峰;推动开放型经济持续稳定回升[N];新华日报;2009年

8 岳茂宗;广东开放型经济30年的跨越之旅[N];国际商报;2008年

9 记者 尤海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N];温州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星子;西宁海关全力当好青海开放型经济的“助推器”[N];青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传岩;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王玉华;世界经济失衡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郭辉;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曹清尧;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任正晓;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先芝;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唐坚;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常熟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智伟;重庆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甘川;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5 刘宗勇;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侯燕会;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蔡兵;金融危机视角下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杨明茗;制度变迁视角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冬霞;安徽省庐江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戴铭;常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5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5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