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6 20:56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已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之后逐步与世界接轨,我国更加积极主动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参与国际竞争,致力于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并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客观分析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合约生产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作用机制和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我国如何更好把握危机过后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的机遇提供合理的政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关注点展开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及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一方面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为本文后面部分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第二部分为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在介绍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内涵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不同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在国际投资路径下,通过增长核算方程式分析了外资对产业承接国带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在国际贸易路径下,分析进出口贸易活动和进口关税政策作用,通过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变化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在合约生产路径下,通过分析制造业外包中的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总结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技术、分工等因素。 第三部分描述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况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主要通过历年相关统计数据描述性介绍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特征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然后再对不同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相关关系。规模不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供给效应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对产业结构内部也造成一定消极影响。通过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等进出口数据阐述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最后通过对加工贸易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外包的新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在结合以上理论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入文章的实证检验部分。本文以197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在结合文献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展开模型设定,选取涵盖不同国际产业转移路径下影响因素的相关变量。其中,计算产业结构水平系数H用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外商直接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例SHARE作为国际投路径下的自变量,出口额EX和进口额IM反映对外贸易路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OS代表合约生产路径,宏观经济中代表供需因素的控制变量Y。变量考虑到出口额和进口额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放入同一模型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将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放入结构相同的两个模型中。再者,为了更好的研究对外贸易活动的影响机制,本文还将工业制成品出口额EXX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IMM作为更具体的影响因素引入模型。实证分析结果非常显著地表明:外资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转让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效应,而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却为负;对外贸易活动中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会带动产业结构正向调整,尤其是工业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而目前我国合约生产下的加工贸易却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而产生负效应。 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意见建议,基于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以及我国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的同时,我们应当通过政策优惠等方式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推动我国第一、三产业发展,并发挥外资流入过程中的技术外溢效应。我国虽然是对外贸易大国,但仅靠数量多少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我国长期发展,在保持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的同时,我们必须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约性生产是新兴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在扩大我国承接国际外包的同时,我们必须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扭转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生负效应的局面。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研究对象较为新颖,目前针对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还是主要停留在某一具体的方式下,但几乎没有学者将合约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中加以研究,鲜有文献是同时研究不同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对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不同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放入同一模型,同时研究外资、外贸和外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其次,研究方法比较新,大多数文献都是分别研究具体某种国际产业转移路径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即分别构建对第一、二、三产业影响的模型,本文以各产业结构水平系数经产值比重加权后的产业结构水平系数作为唯一的因变量,加入一个研究模型进行研究;还有,变量选取更具代表性,大多数文献在研究这类问题使引入的变量一般都是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贸易额等,本文采用了代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变量和具体商品的进出口规模来研究此类问题,使得研究更为全面;最后,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两个:在国际投资路径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供资本供给、转移技术、提供先进管理经验等直接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出口贸易增长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且通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将这一结果进行了强化,进一步论证了之前学者研究得出的FDI、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结论;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外资对我国的企业没有产生间接技术外溢效应,合约生产路径下的加工贸易也不能提升产业结构,反而阻碍了整体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目前从不同路径下整体研究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不多,同时限于自己的学术水平有限,对这一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入。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研究时间短,变量的选择中,模型的考虑上,未能进行细致的分析,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没有考虑到,内容存在比较单薄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1.3;F121.3
本文编号:256629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1.3;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马晓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赵果庆;;跨国公司对我国工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3 李勇;仇恒喜;;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1期
4 黄志勇;许承明;;FDI对上海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5 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6 宋京;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外贸易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4期
7 赵红;张茜;;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8期
8 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1期
9 张琴;;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1983-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4期
10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566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6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