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杰 ,陈效卫;当代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机制与变革动因[J];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02期
2 陈玉刚;;后危机时代的大国关系和中国的体系战略[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2年00期
3 徐坚;;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条件与主要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4 庞中英;王瑞平;;全球治理:中国的战略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4期
5 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2期
6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隋广军;肖鹞飞;;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影响及对策建议(2013)[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2期
7 吴兴唐;;“全球治理”的置疑性解读[J];当代世界;2007年12期
8 金灿荣;段皓文;;后危机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与新动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庞中英;;效果不彰的多边主义和国际领导赤字——兼论中国在国际集体行动中的领导责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6期
10 徐秀军;;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卫平;;竞争政策、国家利益与中国反垄断法政策目标定位——一个基于系统的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陈松川,张金柱;全球化进程时期的国家安全合作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文喜;班保申;苗壮;;西方国家利益理论研究的建构主义转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金荣;;试析后冷战时期中国加强东亚地区合作的动因[J];当代亚太;2006年04期
6 叶海林;;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10期
7 柳红霞;;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家权力[J];当代亚太;2007年02期
8 刘兴宏;;组织文化视角下的亚洲开发银行研究[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9 周玉渊;;东亚意识与东亚秩序[J];东南亚研究;2007年05期
10 刘志云;;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的三次联结及其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俞新天;;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贺鉴;;共进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建构——以建构主义为研究路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刘宏松;;国际组织的自主性行为:两种理论视角及其比较[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胡波;;预期收益类型差异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5 董青岭;;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或理论桥的建构主义[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6 余博闻;;新兴大国与全球经济治理领导集团改革:变量和趋势[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付海梅;;国际格局变化助推“钓鱼岛争端”进入高危时期[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6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管治国;日本参与国际环境制度的绩效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赵宇敏;从文化的影响看中美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10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训;伊斯兰会议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4 潘虹;专法管理涉外海洋调查,,切实维护中国海洋安全[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曦;国际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汤西野;关于中日东海油气田的争端[D];浙江大学;2011年
7 江文彬;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及其缓解之策[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防艾合作:挑战与对策[D];暨南大学;2011年
9 朱桃红;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菊芳;国际政治道德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波;;海湾地区“什叶派新月带”兴起的宗教政治影响[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1期
2 久保庭真彰;李婷;阎德学;;俄罗斯经济的转折点与“俄罗斯病”[J];俄罗斯研究;2012年01期
3 约翰.柯顿;朱杰进;;强化全球治理:八国集团、中国与海利根达姆进程[J];国际观察;2008年04期
4 苏长和;陈玉刚;刘鸿武;马丽蓉;陈志敏;钱皓;张建新;孙德刚;叶青;汪段泳;朱杰进;李明明;;中国外交研究的新领域、新议程、新机遇[J];国际观察;2010年01期
5 金灿荣;刘世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国际格局及其走向的反思[J];国际观察;2010年02期
6 庞中英;;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教训[J];国际观察;2011年02期
7 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8 赵艳杰 ,陈效卫;当代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机制与变革动因[J];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02期
9 海伦·米尔纳;郭凡;;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10 理查德·B.杜波夫,王宏伟;美国霸权的衰落[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培炎;;期待G20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有更大作为[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11期
2 黄仁伟;;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J];当代世界;2011年05期
3 沈刚;;求变中的全球经济治理[J];经济;2011年08期
4 黄洪民;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思考[J];齐鲁学刊;2002年04期
5 ;财经速递[J];北方经济;2010年21期
6 ;中国应当努力增强全球经济话语权[J];财政监督;2011年16期
7 ;会议新闻[J];中国经贸;2011年07期
8 俞建华;;开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新局面[J];中国经贸;2011年01期
9 王栋;;促进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核心作用[J];当代世界;2010年07期
10 姚枝仲;;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J];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绍飞;;后危机世界的中国机遇——专访博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2 曾少军;;转型时期的中国能源外交策略[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3 ;全球能源资源外交与中国策略[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4 陈文玲;;2012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曾培炎;;凝聚共识 循序渐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性改革[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丽娜;全球经济治理民主化在加快[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黄蕾;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缺乏应对风险能力[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林跃勤 张凤娜;新兴国家崛起 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完善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海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新兴国家不可或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1年
7 丁莉娅;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良方何在[N];中国财经报;2011年
8 CUBN记者 李正强;中外智库共商全球经济治理[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周悦;中外专家共议智库与全球经济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驻京记者 樊江洪 张全;中外智库纵论全球经济治理[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志强;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心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徐丽芹;金砖国家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张波;后危机时代G20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伟;G20机制中的美国国家利益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申娜;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汪晶;G20机制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小s
本文编号:2580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8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