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4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燕黎;技术进步与网络经济[J];今日科技;2001年02期
2 刘阿男;技术进步与外贸发展[J];辽宁经济;2001年02期
3 常进雄;技术进步能确保一个更好的环境吗?[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肖新国;以技术进步促企业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年07期
5 许彬;论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赵振华;失业认识的四大误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夏杰长;;促进技术进步的财税政策选择[J];中国财政;2001年02期
8 梅学林;高速发展来自技术进步[J];中国奶牛;2002年05期
9 ;增强创新能力 推进技术进步[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06期
10 刘亚非;技术进步系统结构与功能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3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陈宗胜;顾颉;;技术进步与劳动密集技术的选择[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6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7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勒晓阳;周婷俐;;技术进步产值优化模型分析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9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晖;反垄断法保护技术进步[N];科技日报;2007年
2 胡江 作者单位:金沙县沙土镇安监站;浅析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3 魏海田;依靠技术进步反腐败?[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4 王玉平;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的双重性[N];学习时报;2009年
5 记者 彤宇 通讯员 柳志;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吉林工业增长[N];科技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仝晓波;以技术进步促能源产业破茧前行[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记者 冯颖斌;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经济转型[N];广东科技报;2005年
8 ;市场须为技术进步服务[N];经济日报;2005年
9 曲池;中关村技术闯天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王军(作者单位:太化化工厂);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动力[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雪莲;我国技术进步模式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范玉杰;浅析1988-2004年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相关效应[D];山东大学;2008年
3 粟熙;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珍;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汤池;服务外包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田晓芳;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帅;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源泉[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静静;技术进步与就业相关性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9 师耀武;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陕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立委;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5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8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