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评估了中国和法国商业环境中文化差异对在中国的法国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和方式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并且可能变成最大的经济体。因此,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但是,很多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存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区别。对于西方企业来说,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是巨大的挑战。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已有超过2000家的法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并雇佣了超过30万的中国员工。2009年,这些企业的全年营业额高达300亿欧元。这些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法国重要的投资国家。 因此,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管理方式的提高、工作关系的改善,以及对不同理解和失误的降低,来帮助在中国的法国企业取得更大成功。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有过和中国商业关系,并且他们仍然认为,按照在法国的模式管理在中国的企业也是可行的。此外,也有一些来华的法国管理者,通过在中国的几年的工作经历,已经习惯于中国员工和中国的生活工作环境。但是,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近些年来,中国员工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法国企业的管理风格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这篇文章首先对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然后,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这些文化差异对中、法员工行为举止的影响,并试图解释影响的原因。最后,对如何改善法国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以及他们和中国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中国员工。 因此,研究首先对文化、跨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中、法在商业环境中的文化差异等相关研究进行调研。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者及其重要研究成果,以期帮助本研究的开展。现有很多跨文化差异方面的重要研究。佛恩斯汤皮诺、爱德华霍尔、和戈尔泰霍夫斯泰德等是跨文化差异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他们都各自创建了一套文化维度,用来比较和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倾向。这些文化维度的建立是基于各个国家的价值观,并能直接预测组织和机构中员工的反应、情感、观点和行为。在对现有的分析文化差异的概念和方法调查后,研究对中、法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并找到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可以总结为集体主义、高等级制度、面子和关系、高语境文化,而法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多任务导向、低语境文化、以及女性化文化倾向。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完全相反。因此,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包括:(1)确定中法文化差异的重要程度;(2)探寻在商业环境中,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结果;(3)以及中国的变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为了获得更加细节的信息,研究采用访谈的实验方法。基于访谈的结果,研究确立了一系列假设。 人们对于中国的一个基本并且重要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是一个集体主义文化。在过去,这种观点已经被很多研究者所证明。但是,我们正处以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因此,也有其他的一些研究证明,中国文化有向个人主义文化转变的倾向。因此,需要研究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价值观倾向。一般说来,商业环境的参与者的年龄分布在20~60岁,因此需要了解是否所有的商业参与者都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如果已经发生了变化,持有两种价值观的参与者的比例如何。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验证在商业环境中,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于法国人,但是在年轻的一代中,这种差距正在逐渐消失。 一般说来,对文化差异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差异的类型,以及如何能够消除差异或者适应环境中其他人的行为。在适应不同文化前,重点是,应该了解人们对文化差异的会产生何种反应。这就需要确定文化差异和不同理解的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有些差异可能并不会使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产生重大误解,则不需要强调对这些差异的适应。因此,需要评估中、法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及其在商业环境中产生何种影响。研究证明,法国文化可能造成竞争和挑战,而中国文化更可能形成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确定在商业环境中,中、法文化差异是否会导致冲突、误解。 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男性度和女性度不同,即使是来自同一国家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的自我建构也可能不同。一般说来,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男性文化价值观,而法国人具有较强的女性文化价值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并在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持有这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人在社会地位更高的女性面前的行为不同。因此,本研究的最后一个目的是,验证法国员工对与女性管理者共事的接受程度高于中国员工。 本研究以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访谈9人,收集调查问卷166份。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和法国两组被试间的确存在差异。中国人具有更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但是,中国的年轻人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趋向。此外,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导致他们倾向避免和他人发生冲突,但是,由于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他们 避免冲突的趋向也有降低。但是,因为文化模式的差异,避免冲突的价值观并不意味中国人更容易管理。其次,法国人更能接受女性管理者,但是中国人的接受程度也很高,这表明,部分中国人也有女性文化价值观的倾向。因此可以总结,现在的中国员工可以分为两种,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的行为更倾向法国员工,年长的中国员工仍然持有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但是比以前的价值观较弱。因此,即使一个法国管理者已经在中国工作很多年,现在也有可能被当年初来中国时遇到的中国员工和现在的中国员工之间的差异所震惊。现在,年轻的中国员工要求更多的权利,并且为了获得更好的境遇,他们不会畏惧进行冒险。因此,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有许多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他们需要注意在工作时保持尊严,并且为老员工创造更好的团队工作环境,但是,同时他们还需要留住年轻员工,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结果以期吸引他们的注意。此外,中国人的避免冲突的文化特性,在早期阶段帮助法国管理者适应新环境,但是会导致误解,因为管理者需要更长时间意识到差异的存在。在这段适应期间,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在中国年轻员工和老员工之间存在行为上的差异。但是,这可能跟快速适应的理念相冲突,并且,也不符合管理者的理解。管理者可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分析情况,而不考虑中国不同年代员工之间的差异。而且,不同年代的员工的沟通方式都是非直接的,管理者不能忽略这一点。沟通方式的差异性可能导致误解。例如,在会议结束时,,中国员工可能不会问问题,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了解所有的事情。而且,即使遇到了困难,中国员工也总是微笑。因此,不仅同一个年代的中国员工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通常不同年代的员工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会导致误解的发生。 最后,对于中国员工来说,女性管理者不在是一个工作障碍,而且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即使女性管理者仍然会给一些中国员工带来一些问题,但这只涉及非常少数的员工,并且随着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改变,这些问题也能够被简单地解决。因此,法国企业不需要刻意地根据性别挑选派往中国的管理者。 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性意见,以期帮助法国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员工,并且帮助在中国的法国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不同年代的中国员工之间、中国员工和法国员工之间的确存在文化差异。最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法国管理者需要管理两种中国员工,而他们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因此,为了获得企业的成功,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必须和法国的管理方式有所区别。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9.565;F1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杉;;文化差异对在华法国企业的影响探析[J];商业故事;2016年31期
2 段姣姣;知识产权制度在法国企业的地位及作用[J];武钢技术;2002年02期
3 陈云卿;关于法国企业的破产[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8期
4 ;莱动与法国企业联姻成立合资公司[J];山东农机;2004年07期
5 邹晶;一家欧洲铁匠坊的故事[J];世界环境;2005年01期
6 樊尚·托隆—波默罗尔;尚塔尔·德巴里;伊夫·布尔尼克;继周;;法国的集团和中小企业[J];国际经济评论;1992年05期
7 唐婉玲;汪大刚;;中国是法国创意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访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局长Eric Elghozi先生[J];大美术;2008年06期
8 陈云卿;在美国、德国和法国解雇对象的选择,以及法律和法规[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9 丁世昌;;德韦尔介绍法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情况[J];经济学动态;1980年05期
10 柴振荣;工业:对干部的需求[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中权;;外企中国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冯江平;孙乐芩;;中国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鸣;我市两法国企业喜获大奖[N];大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武英;中法经济研讨会推动两国创新合作[N];经济参考报;2016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王远;文化“保守”成法国出口桎梏[N];人民日报;2016年
4 记者 李鸿涛;中法经贸合作保持平稳增长[N];经济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何浩源 李欣忆;把四川特产推向欧洲市场[N];四川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陈蔷薇;让更多的法国企业了解新疆[N];新疆日报(汉);2012年
7 马艳红;13家法国企业借CMEF力推新产品[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马金;将争取让更多法国企业落户南京[N];南京日报;2010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谌洁文;2011年法国企业在华出口计划启动[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陈蕾;2011年法国企业在华出口计划启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欧蕊;文化差异对在华法国企业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2 曹金荣;积极情感对组织惯例变异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5年
3 李杨;双向文化适应过程中法企中国员工适应状况调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先鹏;在华美国公司中国员工对经理权威的认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张清如;德国雇主手下中国员工身份建构的质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6 刘艳;日系企imにぉけるカルチヤ0伐瑗磨斡皸
本文编号:2604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0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