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与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
【图文】:
(2)在不同时期,东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的随时间的变动强的趋同性,可以看出,三者的演变曲线大致相同。这揭示,全国性经济产业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较大,区域的差异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较小。二是西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略有下降,2017%;中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明显下降,2021%;东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呈现大幅度的势,2006 年高达 62%(见图 3.8)。这表明:东部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全国平均水平,引起占比上升,这与东部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相应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且低于全国平均因而占比略有下降但稍微高于中部地区,这与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相部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最慢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占比明显下降。中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于西部地区,其第三产业占有比相对西部还低,原因需近一步考证。
图 3.8:年中国东中西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十一五”的报告,我国的产业在这期间不断转型和级,经济产业结构组成继续得到改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高,不过绝对值仍然比第二产业少。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应加快。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832;F1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书;;曹玉书:东西互动要有新举措[J];招商周刊;2007年23期
2 林木;金燕;;东西方差距:中国不可回避的危机[J];开发区导刊;1995年01期
3 李卫华;从地区政策的差异看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J];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01期
4 习之;;西部开发 令人瞩目[J];湖南政报;2000年09期
5 曾芳芳;付志宇;;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J];重庆行政;2005年06期
6 车坦;何晓渝;;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7 王玉珍;;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的比较[J];商业时代;2007年27期
8 胡伟;;东西部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9 贾冀南;叶军利;郝海岗;;人力资本与中国东西部经济趋同机制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9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高峰;;中国传媒人从业生态东西部地区比较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2 李元春;;东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差距、原因及对策[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王军;;高效的金融服务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4 ;第八章 黑龙江省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创新[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5 刘轶;;WTO金融服务法中的承认制度及其实践[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6 刘桂荣;;伦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上海的启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林彰平;闫小培;方远平;;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分散化空间格局——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肖端;;东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值的比较及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林善浪;王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空文;创新 “十一五”金融业主旋律[N];中国财经报;2005年
2 田文慧 编译;无线金融服务业日渐兴起[N];国际商报;2001年
3 记者 黄庭钧;国内金融服务业成国际并购“香饽饽”[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鲍仁;支持和引导金融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N];期货日报;2007年
5 孙晓霞;东方龙基金:金融服务业仍有很大增长空间[N];证券时报;2007年
6 记者 李思;金融业首季招聘意向居首[N];上海金融报;2010年
7 黄庭钧;中国金融服务业正成为国际并购的“香饽饽”[N];经理日报;2006年
8 ;跨国并购如何下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赵曦;北京金融服务产业链延伸提速[N];消费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立;冀台金融高峰论坛在省会举行[N];河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傅雪莹;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2010年
8 周琳静;非吸储类放贷人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重述与裁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高连廷;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卉;基于空间可达性分析的松滋市金融布局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社云;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胡绍航;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程新华;大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杨烨;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覃静;金融服务业与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D];宁波大学;2012年
7 王鸿昌;论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颖;金融服务外包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耿真;北京市金融服务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8年
10 王守财;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5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