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包容性增长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01 13:0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表现着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不利于我国的发展,这是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国内背景。从国际方面看,当今世界的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需要采取深化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实践,才有利于国际关系格局的稳定。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型的增长方式,它的实质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提倡和保证机会的平等性使得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由广大的民众享有的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包容性增长”倡导公正和公平,提出了新的增长价值导向,着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增长方式,它与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内在联系性和统一性,科学发展观是“包容性增长”的指导思想,“包容性增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模式和战略举措。基于此,本文把“包容性增长”方式纳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来研究,从而探索“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本文的基本结构为: 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和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在第二章时代变迁与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中,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及当代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时当代转型。为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前提的梳理及意义,最后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社会整合性。第三章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提出,本章中,首先概述了“包容性增长”理论提出的当代国际与国内背景、内涵和意义,其次说明了“包容性增长”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及它对改革开放的成果经验的反思,对“包容性增长”做了多方面的具有说服力的解读。第四章中主要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途径。第五章中,主要阐明了“包容性增长”的理论与现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包容性增长”方式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纵向的”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彰显出“包容性增长”方式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质。对“包容性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关系做了全面的阐述,对如何贯彻“包容性增长”方式提供了途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啸;;包容性增长: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要理念[J];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12期

2 张亚勇;;包容性增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深化[J];党政论坛;2011年02期

3 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J];上海国资;2011年06期

4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J];理论导报;2011年01期

5 甘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5期

6 王红茹;;胡锦涛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 陌生概念引关注[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10期

7 王红茹;;什么是“包容性增长”?[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38期

8 辛其马;;包容性增长 云南农村准备好了吗?[J];创造;2010年11期

9 ;倡导包容性金融发展战略[J];中国金融;2011年06期

10 邓;唐学鹏;;以“包容性增长”实现增长的正义[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叶斌;;“包容性增长”下的南京社会保障设施规划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蕾韬;路日亮;;论“包容性增长”中的人的全面发展[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波;;“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内涵分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张俊;;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常子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路——基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汪恕诚;;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7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罗志明;严宗光;杨q,

本文编号:2610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10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c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