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消费函数评述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1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旭恒;居民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函数假定及验证[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2 彭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再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2期
3 张守一,葛新权;等级消费函数理论与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4 贺菊煌;一个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总合消费函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5 杭斌;关于建立消费函数的几个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8期
6 姜德波;江苏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析[J];消费经济;2000年05期
7 蒙肖莲;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骆祚炎,刘朝晖;1992年以来中国消费函数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4年03期
9 陈燕;肖艳芬;;从消费函数看湖北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J];统计与咨询;2005年06期
10 杨双林;;试析贵黔消费函数[J];中国市场;2006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陈昆松;张上隆;李方;;柑桔果实枯水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军;;环境管制、企业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陈科力;常明向;;加味茵陈蒿汤抗致命性内毒素血症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概况[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旭龙;;地质学新假说及其衍生出来的测震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钟士恩;;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中国省际出游力研究——兼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庄一龙;;“斥力子假说”的一句话文章[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8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9 蒋志;;关于大地构造的表象、假说和理论解释[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锴;何红霞;梁磊;;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铸九;都会区域:定义暨假说[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谈洁;“我原本是个地道农民”[N];南京日报;2008年
3 李子卿;关于天才的假说[N];中国水利报;2000年
4 集团公司原科技局局长 傅诚德;科学抽象和假说是科研最重要的理论思维方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赵明;网站赢利当假说被证实之后[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复旦大学张军教授著文 以四个假说透视“新经济”[N];国际商报;2000年
7 ;学术是从假说开始的[N];光明日报;2005年
8 记者 李宓;地球曾是个大“雪球”,又添新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郑志瑛;破除“三个假说” 致力小企业金融服务[N];金融时报;2011年
10 沈威风;宜居逻辑与倒U假说质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信凯;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 代天宇;消费者行为、消费函数与财政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邬德政;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韩天富;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1994年
5 魏立峰;随机最优控制相关的HJB方程及弱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朝阳;收入再分配与调控消费需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徐索菲;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思超;脑肠相通病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张邦科;湖北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鸿鑫;西方消费函数评述[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宋新妮;论输入、交流假说在我国小说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敏;分拆上市经济动因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周兵;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假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照;非股权安排条件下的治理效用资产假说[D];苏州大学;2005年
6 刘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刘曼;侦查假设与归纳接受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卢楠;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9 郑书朋;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10 杜彩云;侦查假说几个问题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12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1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