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与东盟双向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0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不再仅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FDI对于东盟成员国之间消除贫困,经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于2002年11月4日以中国东盟双方签订《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正式成立,并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随着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地深入推进,将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各成员国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这对促进中国和东盟的直接投资产生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从省际角度看,对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云南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从直接投资理论入手,首先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双边直接投资现状、阶段性分析,行业结构、国别分析以及投资动因导向。并通过引力模型从整体上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背景下对中国与东盟双方直接投资的投资效应、影响因素及原因剖析。其次,缩小研究范围,从省际角度出发,研究云南省与东盟双边直接投资现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下对云南直接投资投资效应。最后针对中国和云南不同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 第一,中国-东盟层面。中国对外FDI年度流量波动比较大,经历了投资低迷期、恢复与稳定增长期和飞速增长期。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制造业、电力开发、批发和零售业、采矿等行业。投资动因主要是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政策导向型和汇率导向型。另一方面是中国作为东道国。东盟十国对华投资不足。同时,东盟国家在华投资特征是:大项目较少、投资来源集中于老成员国、东盟投资在华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第二,云南-东盟层面。云南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年度流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云南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农业合作投资上。云南投向周边国家的投资属于“替代发展”的投资,基本每个周边国家都涉及到了农业合作加工。另一方面是,云南作为东道方。从东盟对云南直接投资的整体情况上看,云南省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是很少的,东盟对云南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划分经历了投资低迷期和飞速增长期。外商在云南直接投资的行业中,制造业占比重最大。 第三,通过投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东盟、云南与东盟的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结构不平衡。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投资国的经济总量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投资国的经济总量越大,拥有的资本量越多,投资潜力就越大,特别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并且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收入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其富余的资本量就大,对外投资能力较强;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越相近,对东道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也会越大;最后,地理位置是影响投资国对华的直接投资流量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建议部分,针对中国和云南不同层面的情况,提出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政策建议。这对中国更好的参与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合作及云南省实现桥头堡战略、促进中国和云南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红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佘闵华;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的影响及其争论[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3 张蕴岭;沈铭辉;刘德伟;;FTA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4 王勤;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及其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04年03期

5 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3期

6 颜芳;;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GMS吸引FDI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经济;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莹凤;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崔小娜;外商直接投资与云南经济增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2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32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