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的合意性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0 08:30
【摘要】:近年来,盘锦市向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旅游的发展及两市临港产业链条式、互补式的发展,使两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两市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文以盘锦营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为基础,尝试性的建立了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的合意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市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合意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支持系统一般,动力系统极不完善,实际发展水平较高,生态环境系统较好,两市一体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合意性,处于培育与形成阶段,但是发展前景可观。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近期应着重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远期实现两市行政合一的路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伟霞;;广佛肇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及激发机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2 吴良镛,毛其智;关于我国中等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兼论京津冀地区中等城市的成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6期

3 谢涤湘,文吉,魏清泉;“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4期

4 姚作芳;刘兴土;杨飞;;马尔科夫方法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吉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5 王旭升;;中部崛起背景下的郑汴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6 肖光明;;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量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7 徐境;;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8 王珏;陈雯;;全球化视角的区域主义与区域一体化理论阐释[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9 陈雯;王珏;;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J];地理科学;2013年08期

10 王兴化,季任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提高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水平[J];港口经济;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崔素芳;张振华;姚付启;张燕;任尚岗;;基于偏相关分析的烟台市土壤温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江标初,陈映鹰;模糊分类在土地利用/覆盖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张敏;韩芳;王卫;;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5 高卫东;张梅荣;汤均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耕地动态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徐效军;张鹰;;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7 牟磊;高敏华;王新军;王伟;谢峰;;灰色关联分析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巴州尉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8 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张晓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9 彭立;苏春江;徐云;满正闯;;径流丰枯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及R/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冯雪;潘英华;张振华;;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董衡苹;高晓昱;;基于自然村居民点发展条件评价的村庄整合规划研究——以豫南平原地区S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谷立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丁宁;孙英君;蔡菲;孟飞;;基于空间统计学模拟方法的城市重金属污染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汪宇明;花露;张洁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政区转型与变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梅;宗刚;;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赵峰;姜德波;;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北地区为例[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4 千慧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度[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5 吴友仁 ,夏宗s,

本文编号:2634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34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