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03:09
【摘要】:长期以来,在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下,新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的互动变化趋势已经显现。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全面部署,新疆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农牧业现代化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先导,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目前南北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南疆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南疆三地州作为新疆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欠发达地区,它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影响着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因此必须要探索出一条协调发展之路。本文运用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的动态分析,探讨协调发展对策,以期为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理论分析。介绍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发展、地域类型、发展模式和机制理论;第三章南疆三地州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现状。首先阐述三地州经济发展概况,接着分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第四章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先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进行协整分析,接着运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二者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第五章基于前文的分析,提出关于促进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剑平;张兴泉;;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差异与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日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2 孟君;;试论西部民族地区外资利用的现状及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7期

3 周巍;李妍;;产业融合理论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杨会珍;;煤矿企业要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高新亭;白金鑫;;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6 李文;潘英丽;;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7 陈志远;;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举措[J];华章;2011年14期

8 刘建江;李晓南;;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1年07期

9 刘洋;;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企业研究;2011年14期

10 蒙柳翠;王婷;;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董佑福;侯方安;;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道宾 本报记者 徐根亮 晓红;中部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沙达提 沈桥;南疆三地州联手构建旅游板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记者 缪毅容;必须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 进一步出台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N];解放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桂香;我区争取项目 资金工作成绩显著[N];喀什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陈建强;天津: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钟秀玲;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南疆三地州支持力度[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朱必义;泽普建成南疆三地州最大肉食加工基地[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苏辉;陕西省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许红洲 林火灿;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南疆三地州扶持力度[N];经济日报;2009年

10 ;重点建设南疆三地州民生项目[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原gU;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5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姝婷;南疆三地州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2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5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35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