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7:02

  本文关键词: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有重要影响,探讨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目前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赣江是鄱阳湖的第一大支流,其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鄱阳湖乃至鄱阳湖流域的环境安全。基于1999-2012年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现状,结合统计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该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变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库兹涅茨曲线分析。通过建立社会经济——水环境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所构建的耦合协调测度模型,分析了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子系统与水环境子系统的交互耦合程度与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2年期间,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年增大;产业结构与水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显示正相关关系;EKC曲线并不适用于赣江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关系研究的所有指标;以2006年为时间节点,1999-2006年为社会经济滞后型阶段,2007-2012年为水环境滞后型阶段;1999-2012年期间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耦合性并不理想,若延续现有发展速度,未来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水环境压力非常大,若想使二者达到良性的协调共生程度,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以及完善生活污水管网等相应的优化控制措施。
【关键词】:赣江流域 水环境 社会经济 耦合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X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5
  • 1.1 概述9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2.1 研究背景9-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5
  • 1.3.1 流域环境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2 环境—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研究13-15
  • 1.4 环境与经济耦合研究模型15-23
  • 1.4.1 描述性表征模型15-17
  • 1.4.2 耦合协调测度模型17-22
  • 1.4.3 研究方法总结22-23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3-25
  • 1.5.1 研究内容23-24
  • 1.5.2 研究技术路线24-25
  • 第2章 赣江流域概况25-30
  • 2.1 赣江流域基本情况25-27
  • 2.2 赣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27-29
  • 2.2.1 人口分布27-28
  • 2.2.2 赣江流域经济概况28-29
  • 2.3 赣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概况29-30
  • 第3章 赣江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演变情况分析30-47
  • 3.1 赣江流域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分析30-31
  • 3.1.1 人口变化30-31
  • 3.1.2 赣江流域城镇化水平31
  • 3.2 赣江流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分析31-36
  • 3.2.1 经济总量的发展情况分析31-34
  • 3.2.2 流域产业结构特征分析34-35
  • 3.2.3 流域工业演变规律分析35-36
  • 3.2.4 流域农业发展特征分析36
  • 3.3 水环境演变趋势分析36-45
  • 3.3.1 流域水资源量与用水量分析37-39
  • 3.3.2 流域用水强度分析39-41
  • 3.3.3 水污染排放特征分析41-43
  • 3.3.4 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43-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赣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综合分析47-56
  • 4.1 流域社会经济与水污染负荷相关性分析47-50
  • 4.1.1 模型解释与指标选择47
  • 4.1.2 流域产业结构与水污染负荷相关性分析47-48
  • 4.1.3 社会发展程度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48-50
  • 4.2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50-55
  • 4.2.1 指标选择50-52
  • 4.2.2 流域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EKC曲线分析52-53
  • 4.2.3 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EKC曲线分析53-55
  • 4.3 本章小结55-56
  • 第5章 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分析56-71
  • 5.1 研究方法56-58
  • 5.1.1 耦合协调测度模型56-57
  • 5.1.2 主成分分析方法57-58
  • 5.1.3 数据处理58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58-59
  • 5.3 结果分析59-68
  • 5.3.1 数据标准化59
  • 5.3.2 计算结果59-64
  • 5.3.3 分析与讨论64-68
  • 5.4 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对策建议68-69
  • 5.5 本章小结69-7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结论71-72
  • 6.2 不足与展望72-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关于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3 谷蕾;马建华;王广华;;河南省1985—2006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4 刘耀彬;陈斐;周杰文;;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响应度模型及其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8年01期

5 李红莉;王艳;葛虎;;山东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与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6 赵宏;马立彦;贾青;;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2期

7 赵光洲;陈妍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1期

8 高伟;陈岩;郭怀成;;基于“评价-模拟-优化”的流域环境经济决策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9 李锦秀,徐嵩龄;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计量模型[J];水利学报;2003年10期

10 禹雪中;冯时;;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本文关键词:赣江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4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