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23:24
【摘要】: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腾飞的姿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10年,GDP平均增速为10%。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与他国也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的状态,中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现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也在逐渐的恶化。现阶段,,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如何处理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污染危害较为严重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依据中国2003年至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地区的面板数据,先对二氧化硫排放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了有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果。然后,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硫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轨迹,得到了二者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存在着一个临界点或称为“拐点”,当突破这个临界点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这说明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不仅受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还受能源消费、产业结构、政策执行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影响关系,为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加坡《商业时报》5月13日 中国经济能继续高速增长吗?[J];黄金时代;2011年06期

2 ;中国经济面临“两难”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7期

3 ;钟伟:制约中国经济的三大瓶颈[J];上海经济;2011年07期

4 时寒冰;;用中国逻辑研究中国经济[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3期

5 姚景源;;中国经济不踩油门不刹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经济展望[J];科技与企业;2004年01期

6 王天龙;张永军;;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硬着陆”迹象[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7 惠双民;;多重视角下的中国经济[J];浙江经济;2011年13期

8 陈和午;;中国经济轻踏“减速板”[J];南风窗;2011年16期

9 王雪梅;;全世界眼里的中国和美国[J];IT经理世界;2011年15期

10 ;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J];求知;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维华;;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促进福利增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胡曙光;;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种政治经济的解释——兼论当前投资过热问题[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颖;汪昌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A];’2001天津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邱晓华:中国经济没有过热 明年增幅将超8%[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7 姚洋;;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8 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价——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桑百川;;中国经济增长:困难与前景[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黄健梅;周林彬;;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广东经验[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秦杰、邹声文;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递减[N];人民日报;2002年

2 《中国改革》学术顾问 武建东;全球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路线[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春红;不利因素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张泰欣;中国经济增长面临20年来低谷[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通讯员 罗静 记者 王芳;“我不觉得中国经济增长会受到巨大影响”[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李帅;保增长促转型 重构中国经济增长新秩序[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7 记者 贺斌;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至关重要[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泥;明年中国经济增长10%没问题[N];厦门日报;2008年

9 早报见习记者 李耀宗;中国经济增长四大动力没出问题[N];东方早报;2008年

10 记者 周英峰;联合国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4 王凯;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杨涛;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中的财政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年

7 蒋长流;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资本深化与资本生产率变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德伟;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10 魏枫;从模仿到创新的路径研究与中国经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佳昊;中国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丁娟;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载曦;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变迁与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邓金鹏;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贡献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吴海阳;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谭顺富;中国经济的增长要素分析与展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莹;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发展[D];外交学院;2009年

9 翟青;信用卡与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凯;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5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55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