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rkov转换动态条件相关分析的危机传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8:19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多次经济、金融危机,对危机传染性的考察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危机的影响不仅事先不可知,而且事后也不易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在应对危机的时机选择和措施上没有很好的识别方法。而危机传染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某国(或一组国家)的危机在何时出现了对他国的传染、传染具有怎样的存续期。如果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后续的政策措施也将面临盲目性。危机的识别有赖于对市场波动性的考察,传染分析则与市场的关联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波动性、相关性、危机传染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可以在详细考察波动性和相关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一问题被二阶矩有关的研究所忽略,但是却在资产定价、投资组合选择、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单变量ARCH、GARCH模型在考察金融市场波动性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在向多元GARCH扩展时,却面临着维数灾难、正定性等问题的困扰。而Engle(2002)的动态条件相关(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DCC)多元GARCH模型可以方便地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能很好地考察市场关联水平的动态性。在Engle将GARCH扩展到能够识别相关性的基础上,本文将隐Markov转换引入DCC框架下,进一步为波动性和相关性二者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直接的表述方式,进而考察危机的传染特征,隐Markov转换的方法可以避免对样本进行武断的分割。 对于五个主要证券市场在不同时期的波动水平,第2章运用Markov转换单变量GARCH模型来分别考察,识别出各波动水平支配市场的期间,发现20年来只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到来使得所有市场同时处于最高的波动水平。基于单变量的分析结果,第3章构建Markov转换DCC多元GARCH来考察关联结构的非连续性变化,发现不仅存在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其他市场的传染,而且其他几次发端于美国的冲击也都具有传染性。基于前面两章的分析,第4章进一步以Markov链来同时驱动波动性和相关性,这为联动性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表述方式,进而发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市场展现出了高波动和高相关。为了分析一条Markov链同时驱动波动性和相关性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波动(或相关)机制对相关(或波动)机制的误导,并进而考察波动性、相关性二者的关系,第5章对波动性和相关性各引入一条隐Markov链,而联动性只是波动与相关联合机制的一个特例,研究表明:危机期间,高波动与高相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他时期则存在差异;几乎不会出现高波动低相关的情形,但并非总是波动性的增加引致了关联水平的上升,关联水平的上升也可能会先于波动性的增加;危机初期,市场需要对更为复杂的信息进行不断地识别和过滤,以至于波动机制、相关机制都存在较为频繁的转换,应对措施的出台应遵循一定规则;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传染具有系统性特征,应对危机需要各国的协调配合;这一对二阶矩的考察方法可被广泛应用于资产定价、投资组合选择、风险管理等领域。在前面章节考察外部冲击影响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分离出市场自身效率改进的影响,第6章对内外部因素导致的市场关联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识别。
【图文】:
高波动机制2的平滑概率图表明,除中国之外的其余四个市场高波动最为一致的期间是从2007年8月一直到2009年10月。而中国的股市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是高、低波动交替支配着市场的运行,但相比样本内的其他时间段,高波动机制也更为频繁的支配着该市场。这也表明,即使在中国股市己运行了20年、并在不断改革有关制度设计的情况下,其与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而言,依然更易受到各方面因素(政策调节效果的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等)的干扰。而从美国次贷危机演进的过程来看,它正是在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此时,贝尔斯登、巴黎银行、沃尔玛、家得宝等等对次贷投资重大损失的披露;金属原油期货和黄金现货等的大幅跳水;美联储、欧洲央行、澳联储、日本央行等多次对金融系统大额注资,等等。为进一步考察这一期间各市场波动的同步性,下面根据平滑概率分别计算4个一致性指标,对于2005年5月到2010年10的整个期间,表2.3一2.6分别进行了列示。表2.3一致性指标1
从上图的平滑概率可以发现,在近二十年来市场所发生的冲击事件中,只有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五个市场同时处于最高的高波动水平。五个市场从2007年初同时向高波动机制转换,而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2007年初逐渐浮出水面的。并且可以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在1998年之前的波动水平一直是很高的,这与成立之初市场各方面(比如交易机制)还不成熟、政策又在频繁的进行调整、市场各方参与者更为缺乏经验等因素有关。在1997年初到2002年初,四个成熟证券市场间的高波动性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一期间爆发了几个对市场造成冲击的事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下半年美国网络股泡沫开始破灭、‘9.11’恐怖袭击等。以上对冲击导致的波动在市场间的一致性与差异进行了初步考察,而危机的传染性分析则是基于对市场的关联水平是否有显著上升来进行判断的,这将在基于隐Markov转换动态条件相关的模型中进行分析。2.4小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O211.62;F113.7
本文编号:2656541
【图文】:
高波动机制2的平滑概率图表明,除中国之外的其余四个市场高波动最为一致的期间是从2007年8月一直到2009年10月。而中国的股市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是高、低波动交替支配着市场的运行,但相比样本内的其他时间段,高波动机制也更为频繁的支配着该市场。这也表明,即使在中国股市己运行了20年、并在不断改革有关制度设计的情况下,其与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而言,依然更易受到各方面因素(政策调节效果的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等)的干扰。而从美国次贷危机演进的过程来看,它正是在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此时,贝尔斯登、巴黎银行、沃尔玛、家得宝等等对次贷投资重大损失的披露;金属原油期货和黄金现货等的大幅跳水;美联储、欧洲央行、澳联储、日本央行等多次对金融系统大额注资,等等。为进一步考察这一期间各市场波动的同步性,下面根据平滑概率分别计算4个一致性指标,对于2005年5月到2010年10的整个期间,表2.3一2.6分别进行了列示。表2.3一致性指标1
从上图的平滑概率可以发现,在近二十年来市场所发生的冲击事件中,只有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五个市场同时处于最高的高波动水平。五个市场从2007年初同时向高波动机制转换,而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2007年初逐渐浮出水面的。并且可以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在1998年之前的波动水平一直是很高的,这与成立之初市场各方面(比如交易机制)还不成熟、政策又在频繁的进行调整、市场各方参与者更为缺乏经验等因素有关。在1997年初到2002年初,四个成熟证券市场间的高波动性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一期间爆发了几个对市场造成冲击的事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下半年美国网络股泡沫开始破灭、‘9.11’恐怖袭击等。以上对冲击导致的波动在市场间的一致性与差异进行了初步考察,而危机的传染性分析则是基于对市场的关联水平是否有显著上升来进行判断的,这将在基于隐Markov转换动态条件相关的模型中进行分析。2.4小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O211.62;F11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金丽,张世英;具有结构转换的GARCH模型及其在中国股市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2 李平;余根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过程的系统回顾和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0期
3 张志波,齐中英;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4 童光荣;张毅;;金融传染的微观机理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8年02期
5 陈国进;马长峰;;金融危机传染的网络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年02期
6 王滨;风险偏好改变、多重均衡与危机传染[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7 方文;对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0年06期
8 秦朵;外贸与金融传染效应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J];世界经济;2000年08期
9 吴吉林;张二华;;次贷危机、市场风险与股市间相依性[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10 谷耀;陆丽娜;;沪、深、港股市信息溢出效应与动态相关性——基于DCC-(BV)EGARCH-VAR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265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5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