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13:08
【摘要】: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遵守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不可跳跃式发展。已有研究多数认同我国正在逐渐丧失成本优势这一观点,但对于是否应该打造技术优势则莫衷一是,对于技术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也缺乏分析。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打造技术优势的迫切性,并从增强国际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构建人力资源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论述了技术优势下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进一步地,还指出打造技术优势在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不深入、技术人才支撑体系不健全、创新环境不完善以及政府参与不积极。在这种情况下打造技术优势,势必对产业结构各方面都要有所涉及,优化政策需要体现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综合以上分析后,论文提出了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应政策措施。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深入研究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论文沿着“理论—现状—对策”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的介绍,包括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与机理、成本优势与技术优势的理论依据等。 第三部分分析了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可行性。在明确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变导致我国正逐渐丧失成本优势,并且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角度指出打造技术优势的迫切性。进一步地,综合经济社会现实情况,论文认为打造技术优势在我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部分从企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环境和政府参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从成本优势转为技术优势所面临的障碍,指出我国在形成技术优势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只有找出问题原因并对症下药方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如何实现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论文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应该是促使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为主,同时保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其中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要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围绕这一目标,三次产业部门需要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而政府在营造适宜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方面的手段也有待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
本文编号:2662008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伟;;国内外产学研结合模式发展状况及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林毅夫;;必须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J];财经界;2007年09期
3 常黎;胡鞍钢;;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4 郭克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宁向东;新经济需要新观念[J];当代经济;2001年01期
6 赵建军;关于发展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理论争论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5年01期
7 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8 宁向东;郭婵君;;“中国价格”的优势转化[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04期
9 尚启君;买方市场条件下就业结构转换停滞的原因探析[J];北方经贸;2003年07期
10 胡军,向吉英;转型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建军;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忠娟;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2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6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