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东亚生产分工模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3:04
【摘要】:东亚生产分工体系贯穿于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其对东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二战后,东亚各国基于当时自身内生的比较优势在“雁行分工”模式下飞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随着经济发展,东亚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以日本为主导的传统“雁行分工”模式开始逐步解体,进入到“后雁行分工”的过渡模式;与此同时,东亚各国顺应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积极参与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体系。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积极融入到东亚区域生产分工体系之中,受东亚生产分工的影响较大。同时,中国对东亚生产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着东亚生产分工体系的发展。 本文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研究东亚生产分工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东亚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对东亚区域生产分工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首先分析东亚生产分工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次,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东亚在自身内生比较优势下参与“雁行分工”体系的历史进程;然后根据东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分析东亚生产分工的过渡模式——“后雁行分工”模式;接着讨论区域生产网络分工模式随着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其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其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接下来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讨论东亚生产分工模式的发展趋势,指出目标是促进东亚经济平衡、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分析中国如何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参与东亚生产分工体系的,以及在东亚生产分工发展中的作用及应对之策。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属性决定了其是东亚生产分工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东亚各国是在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参与东亚生产分工体系的;其次,在参与东亚生产分工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最后,各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东亚生产分工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坤;;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进口贸易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2 董伍伦;;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东亚及我国的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昭和电工扩产东亚地区高纯氨产能[J];低温与特气;2011年04期

4 项怀诚;;亚洲应改变经济增长模式[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9期

5 高连福;;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4年03期

6 王倩;李勤习;;东亚货币合作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朱尊尊;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高泽金;夏明国;;论产品内贸易中心的历史与现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9 藤田昌久;林家彬;;地方主导的新增长模式[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1期

10 赵靖平;;后危机时代东亚地区货币锚的再选择——基于危机前后部分东亚货币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兰博文;;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江宁;沈正康;王彦召;张东宁;袁淞勇;万永革;陶玮;;东亚地区构造形变场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丽洁;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水汽输送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钟水映;李魁;;东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动性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荣艳;;东亚生产网络受冲击机制及效应研究——基于东亚和中国贸易结构的分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7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东亚地区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验证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丁叶风;拓瑞芳;谢坤;;东亚地区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及其异常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Shuzo Takemoto;孙和平;;日本-中国东亚地区精密重力测量合作计划(英文)[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10 葛萃;蔡菊珍;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O_3和CO模拟[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渠长根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亚关系需坦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王勇;让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尽早运行起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许钺乃 余谦梁 刘晨;关乎东亚未来合作走向的系列峰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特约评论员 郭凯;东亚经济复苏的中国角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记者 庞东梅;东亚区域财金合作再上新台阶[N];金融时报;2009年

6 ;东亚的道路 东亚的人文[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记者海映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来昌访问[N];昌吉日报;2010年

8 李文;东亚呈现“五角星格局”[N];国防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妍;介入东亚峰会 美国要反客为主?[N];国际商报;2010年

10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东亚危险[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杨权;东亚区域金融深化:由金融合作走向货币合作的路径[D];厦门大学;2006年

5 黄文青;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支伟;东亚生产与贸易一体化[D];南开大学;2009年

9 王静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静;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少锋;认知‘自我’与‘他者’:东亚认同的演化与建构[D];青岛大学;2012年

3 陈维涛;东亚生产分工模式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高卓杰;东亚地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永洁;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体系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0年

6 汲立立;东亚认同的建构:理论与实践探索[D];燕山大学;2010年

7 喻慧;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中国因素[D];暨南大学;2005年

8 陈美彤;论亚洲开发银行在东亚区域开发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高志亨;论“10+3”自由贸易区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江磊;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监管[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7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67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