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布局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8:31
【摘要】: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必须适当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启东市产业发展既面临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又要克服此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现有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出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与布局重构势在必行。本文以启东市为研究区域,借鉴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对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布局重构进行综合研究,其中特别强调从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转型与重构的具体方案。 在辨识研究区基本概况基础上分析其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历史演进阶段和现状水平,得出启东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产业结构在1985-2010年间经历了两次升级转型,正处在第三次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一、二、三次产业内部分别以渔业、重工业、新型服务业为主;运用区位熵法从分行业和分地区两个尺度对产业布局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集聚度较高,地区尺度上表现为沿海一产化、沿江二产化、内陆三产化特点,总体布局呈现“小而多”、协作度低、重叠布局的特征。 在宏观分析启东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和条件基础上,构建产业发展的DEA模型诊断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变,分析表明现阶段启东市产业发展存在投入冗余但产出仍不充分的情况,1999-2010年产业规模效益一直处于处于递增阶段,即在原投入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经济投入可提高产出增加的比例,产业结构转型存在优化空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提出了以船舶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改造升级纺织服装业、医药化工制造业、精密机械制造业、电动工具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协助上述主导产业,由此提出启东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重点。 在剖析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空间布局重构的逻辑关系、启东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宏观趋势的基础上,对启东市产业布局重构优势进行空间诊断,得出可按照产业优势特征的显著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将启东市各乡镇划分为沿江型、沿海型和相对内陆型,且沿江型乡镇的整体产业优势明显高于沿海型和相对内陆型乡镇,汇龙镇和吕四港镇产业优势最明显;在此结论上综合考量主导产业的选择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以汇龙主城区为核心、吕四港为副核心,以沿江产业带和沿海产业带为轴线,以各产业园区为节点,通过交通通讯和服务网络把各节点和轴线有机地联成一个多层次的产业网络空间布局模式,为启东市转型期产业布局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参考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83963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维杰;产业群理论——一种值得重视的区域发展理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9期
2 王青;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3 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4 梁妍;王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州市主导产业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3期
5 吴向鹏;产业集群: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6 郭京福,杨德礼;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综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7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J];地理学报;1996年03期
8 樊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9 王开章,田雨,李新运,梁勇;地区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10 邱灵;方创琳;;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纵向测度与横向诊断模型及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先焯;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2 杜文胜;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李国仓;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3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83963.html